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做法官真好
作者:赵波   发布时间:2015-11-19 14:13:02


    二十三年前,我还是一个刚出师范校门的青涩学生,满怀着对法官职业的赤诚向往,踏入了黑龙江省鹤岗市东山区法院的大门。多年的审判工作实践,从经济庭到民庭,从民庭到法庭,使我对法官这一神圣而荣耀的职业,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法槌起落、案卷翻飞,没有鲜花,没有喝彩,也没有掌声,这就是法官,一个神圣而庄严的职业。

    说起法律,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理性;说起法院,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肃静;说起法官,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不苟言笑,思维缜密。在宪法和法律和法律面前,法官是铁面无私的包公,恪守着职业道德,秉公办案,不徇私情。在责任和道义之间,法官用博爱铸就忠诚。在公正与和谐之间,法官用辛勤追求完美。在误解与感激之间,法官用诚挚融化坚冰。在干练与温柔之间,法官把爱心暖成春阳。 在平凡与感动之间,法官将闪光聚成辉煌。

    两年前,我来到蔬园法庭工作,在这里,我每天接触到来自农村和基层的不同人群,他们有着不同的诉求。我每天都要面对繁杂的工作,有时甚至是难缠的当事人,丝毫不曾埋怨。记得一次,一个被丈夫起诉离婚的妻子,因为不想离婚,赖在我们办公室不走,一直哭啼,并威胁要喝农药。面对如此激动的群众,我和同事们都极力劝解着,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一上午,大家甚至觉得已不是家庭破裂的事,是一条人命的事。当我的同事们终于让这位妻子想通的时候,早已过了中午。最后当我们留她在庭里吃饭时,这位妻子很感激,也很惭愧自己的冲动。我看到大家如释重负的表情,我似乎读懂了闪耀在他们身上的精神,那是不管有多辛苦,只要能为民服务,一切都是值得的。多少次,我们全庭的干警不顾路途遥远,不顾炎炎夏日,不顾个人休息时间,甚至顾不得自己的身体,工作在基层,服务在农村。田间村头,是我们开庭的身影;企业学校,是我们宣传法律的忙碌;崎岖山路,留下我们送达的脚步……我时常为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动满怀,敬佩满怀。

    在这里,我看到很多,有感动,有幸福,也有说不出的苦涩。看着一对对走入办公室,面红耳赤吵着要离婚的夫妻,最后调解和好,笑容满面地携手回家时,我心感动,就像我的同事们说的那样,如果有百分之一的调解和好可能,必定要尽百分之百,甚至更多的努力。当我看到经历几番波折,终于拿到工资款的几十位民工的幸福笑容,我幸福着他们的幸福。而当我目睹夫妻、兄弟,甚至是父子对簿公堂,我心里很难受,无论我们尽多大的努力,都无法挽回曾经的亲情,我更难受,我很明白在法院工作会遇上很多这样的事,但每当遇见,我也总是不能释怀。

    我深深地感悟到,作为法官,要以一身正气、独善其身为品格。法官不仅要一视同仁的对待所有当事人,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办好每一个案件,而且要具备凛然正气、甘于清贫的品德。我深深地感悟到,作为法官,要以立足法律、胸怀全局为宗旨。法官每办一个案件都要以法律为依据,以事实为基础,秉公而断。然而仅此不行,法官还要考虑所办的案件与社会效果、政治效果是否相统一。因此,法官要有大局意识、中心意识,要善于把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的统一起来。我深深地感悟到,法官还要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要有娴熟的工作技巧,要有灵活的审判艺术,要把“死”的法律条文,通过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和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转化为“活”的社会效果,以达到定纷止争、胜败皆服、教育一片、和谐一方的结果。我还深深地感悟到,作为一名最基层的法官,要以甘于奉献、善于忍受为精神。走村串户,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好耐心细致的释法说理工作;不畏山高,不怕路远,甚至冒着暴力和谩骂,抛却个人安危而不顾。

    能够在法庭工作,对我来说,真的很好,每天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帮助着需要帮助的人们。这里的每一天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成长,不断超越自己,做最好的人民法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深信,只要沿着法治这条道儿走下去,道路定会更宽阔,人生定会更加的精彩。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鹤岗市东山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5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