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案件> 刑事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小贩牵出川西北最大盐枭
作者:杜文革   发布时间:2003-11-27 13:16:47


    私盐贩子举报别人贩卖私盐,公安民警将计就计擒获 “盐枭”,今年5月,四川德阳市警方和盐业部门共同打掉川西北最大“盐枭”李大业。11月25日上午, 德阳市旌阳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非法经营罪判处李大业有期徒刑一年,罚金一万元。

今年4月8日,罗江县盐政部门在略坪镇检查时,在一饲料加工门市发现假冒袋装盐110公斤。询问后得知,供货上家外号“李花椒”,经常用机动三轮兜售私盐。“李花椒”是罗江挂号盐贩,盐政部门立即与警方联合成立专案组,当日中午将“李花椒”抓获。“李花椒”交待,给他送货的是德阳“李老板”。

第2天下午,专案组成员乔装成村民,坐在略坪凤鸣桥边喝茶,一张布控网悄悄撒下了。晚7时许,一辆解放牌箱式货车出现在夜色中,“李老板”送货来了。罗江公安局民警扑上去,连人带车挡获,截下私盐2.25吨。

经查,“李老板”名叫李代忠,50岁,郫县清河乡人。李代忠十分奸诈善于伪装,多次举报别人贩卖私盐,并因此多次获得盐政部门举报奖。在举报过程中,李代忠搞“懂”了贩卖私盐可以牟取暴利,便在德阳沙河街租下民房,买来包装机、加碘食盐包装袋和假冒防伪标志,自己开起了“盐厂”。其间他的“盐厂”被端,狡猾的李代忠又换了个地方继续“办厂”。李代忠交待,给他供货的是德阳的“李老大”,去年3月以来他从“李老大”处购得工业盐近30吨,分装成“加碘食盐”后销往当地北光市场、东桥市场和泰山路市场,还自己开车送到广汉、罗江和中江等地的零售摊点,一些泡菜厂、酱油厂等也“慕名”来采购。

4月10日,“李老大”给被扣押的李代忠打来电话,称有“货”到了。民警们将计就计,于当日下午,在德阳将 “李老大”人赃俱获。54岁的“李老大”本名李大业,原系德阳市轻化工公司职工。李几年前下海经营化工产品,暗地里却买卖私盐,逐渐发展成德阳最大“盐枭”,江湖人称“李老大”。根据“李老大”交待,专案组又查出多个下家,涉案私盐数量超过50余吨,涉及成都和德阳20多个乡镇。

    经鉴定,“李老大”的“加碘食盐”为不合格盐,不能食用。李大业批发出来的私盐300-400元/吨,李代忠批发出来的是700元—740元/吨,李代忠下家批发出来的价格是1200元—1400元/吨,零售摊点1800元—2000元/吨。中转几个环节,价格上涨了五六倍,暴利,使不法之徒置消费者健康于不顾,公然违背国家食盐专营政策。此前,罗江法院已犯以非法经营罪判处李代忠有期徒刑8个月,处罚金6000元。

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