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法院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鼎城区法院着力打造“便民法庭”
发布时间:2011-03-24 15:49:19


     光明网讯(通讯员 孙权新 马桂芳)     为更好地发挥人民法庭为人民司法的职责,近日,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法院出台了《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法院人民法庭管理制度》,用严格的制度规范干警行为,着力打造“便民法庭”。
    认真分析 深入研究 确保管理制度与利民便民相对接的可实现性
    负责此次起草工作并全程参与制度修订的该院副院长孙权新介绍说,制度的出台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和深入调查研究的过程,准备工作做得相当充足。年初,该院党组书记、院长鲁祖方亲自带队到各乡镇,在全区两会期间,又多次参加分组讨论,充分收集基层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基层法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法庭管理制度》更是几次易稿,所以针对性强,目的明确。
    落实措施 任务量化 确保管理制度与利民便民相对接的可操作性
    《法庭管理制度》从法庭驻庭、辖区内庭审观摩到简易案件实行“绿色通道”的规定,无不贯穿着“便民”思想。而巡回办案件数、庭审观摩次数、办案流程期限等规定又增加了可操作性,任务量化和年终考评结合起来,对法庭干警提出了硬性要求。
    “《法庭管理制度》其实从立案、受理、审判、执行、申诉等环节上,对干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高要求是为了最大可能地简化程序,为当事人减轻诉累。”该院党组书记、院长鲁祖方介绍说,“在对基层法庭管理日趋完善后,农忙时节的‘夜间法庭’、深入到田间地头的‘巡回法庭’、集中调解矛盾纠纷的‘集市法庭’将会让‘便民’这两个字更加鲜活起来。随着制度的不断成熟,我们将会逐渐在一些偏远但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立服务点,这样可以让服务延伸得更宽更广。我们所做的这一切,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司法为民’的‘民’字更加清晰,更加深入人心。”
    保障后勤 人性管理 确保管理制度与利民便民相对接的可持续性
    为使“司法为民”的宗旨细化到法庭工作的点点滴滴,使各项规定得以真正实施,让《法庭管理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该院突出人性化管理,在制度落实上做到了两个到位。一是物质保障到位。院党组专门调研基层法庭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困难,全力解决好法庭干警驻庭的吃、住、办公、车辆等一系列难题,消除了后顾之忧。二是督导考核到位。完善督导考核机制,每一项制度规定的执行都辅以相应的督导、考核人员和严格的奖惩条款,以确保新制度落实。
    除了这些后勤保障措施之外,该院还特别注重在后备干部的培养、政治和经济待遇等方面向基层干警倾斜。“以前总有一种畏惧心理,毕竟每个基层法庭所辖的区域都很大,事务繁杂,而完全扎根于基层生活,的确面临着很多困难。但是,这次相继出台的各项规定,基本上打消了曾经的顾忌,人性管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发挥能动作用。”即将下到基层法庭工作的该院年轻干部坦露了心声,他们的话语中透露着诚恳,而作为基层法庭的中坚力量,对《法庭管理制度》制定初衷的认同,又让老百姓对“便民法庭”发挥“持续性”的便民作用有了可期待性。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张永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