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通讯员 王洪)
近日,湖北省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为裁判文书上网开列了明确的时间表和工作流程,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以及其他不宜公开的裁判文书外,都将逐步上网“晒太阳”。这一制度实施以来,襄阳中院的门户网站上已经公布裁判文书152份。
裁判文书是联系群众的窗口,是接受社会检验的有效载体。过去,裁判文书一般只向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布,虽然也实现了审判公开的要求,但社会大众对司法信息的了解依然缺乏有效的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的认知。为全力贯彻落实审判公开原则,增强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透明度,襄阳中院今年启动了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制定了《裁判文书上网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了裁判文书公开上网的范围、标准、程序、流程管理、意见反馈机制以及分工、责任等,实行裁判文书上网情况月通报制度,并将裁判文书上网情况纳入审判绩效考核内容。
将裁判文书拿出来置于阳光之下“晒一晒”,便于群众对法院判决结果、理由、依据、推理过程的了解和知情。同时也对法官的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种“倒逼”作用。今年以来,襄阳中院审管办对全院产生的 2511份裁判文书逐份评查,没有一份不合格。全国人大代表徐世友赞扬说,襄阳中院通过实施“阳光司法工程”,法官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