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法院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海淀法院“四个着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发布时间:2012-02-06 09:45:15


     光明网讯(通讯员 张敏)   2011年,北京海淀区法院有效发挥能动司法作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坚持开展“听呼声、走百家、送服务”为民实践活动,在依法履行审判职责的前提下,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努力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是着力发挥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优势,为区域知识经济发展提供司法保障。随着核心区建设步伐的加快,海淀区内知识经济因素高速增长,以涉互联网纠纷为代表的知识产权案件大量增长,2010年、2011年案件受理数分别增长了18.4%、32.6%。海淀法院及时改革审判方式,对相对简易、案件处理方式较为固定的知识产权案件进行诉前调解和类案速裁,2011年全年共处理此类案件1595件,占全部审结案件的二分之一,有效回应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时期产生的增量司法需求;引入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关村软件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纠纷化解,共同打击违法侵权行为,引导良性合作,提升区域整体的知产保护水平,妥善维护中关村软件园、电子市场等支柱行业品牌形象;海淀法院于今年7月获准成为全市第一家经最高法院授权审理专利纠纷案件的基层法院,有力提升了本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广度和深度,为开展好此项工作,海淀法院组织法官及时加强业务学习、培训,并增补8名专家型人民陪审员,确保公正、准确地行使专利案件审判权。

    二是着力在审判执行工作中服务民生,最大限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海淀法院设立农民工追讨工资、物业纠纷等专门立案窗口,针对涉农民工、经济确实困难的交通事故受害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诉讼案件,启动“绿色通道”快审快结,维护其合法权益。在劳动争议审判中施行“敦促用人单位即时偿付”制度,争取用人单位当庭即时履行调解方案,最大限度的实现劳动者权益,一年来累计敦促用人单位即时偿付金额达300余万元。交通事故专业化审判庭大力推行定期宣判制度,于庭审结束后7至15天定期宣判,全年定期宣判率达80%以上,有效避免了因不能及时得到赔偿而激化矛盾。努力破解执行难问题,克服人员紧、新手多、任务重的困难,全年执结率达93.42%。妥善执结中关村软件园开发建设中的拆迁案件及保障性住房项目案件;加大财产线索的查找力度,有效落实企业改制中下岗职工的待遇补偿和其他群体性案件的执行。

    三是着力增强社会矛盾化解效果,将审判结果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效果相结合。核心区金融创新产业发展迅速,为使裁判结果更符合行业发展趋势,从源头上化解金融纠纷,海淀法院以金融法庭设立为依托,与辖区内金融监管机关、金融机构、重点科技型中小企业联手构建核心区金融风险防范联动机制,通过走访调研、座谈、研讨等形式加强交流,反馈金融案件审判中发现的问题,了解企业司法需求。金融法庭全年共审理案件1239件,涉案金额达7.5亿元。为提升核心区电子产品贸易的品牌竞争力,海淀法院与北京中关村电子产品贸易商会合作成立中关村电子市场调解委员会,聘请中关村电子商会负责人等担任海淀法院特邀调解员,就电子卖场涉及的纠纷开展调解工作,将矛盾化解延伸到交易第一线,推动行业力量运用经营规则化解矛盾。机制运行以来,涉及中关村各大卖场的民事案件与往年相比大幅减少。海淀法院还针对核心区纠纷较多的企业推行“法官回访、行业校正”制度,促进完善行业规范。商事派出法庭上地法庭采取“一进一邀”工作模式,定期到辖区内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企业走访座谈,了解企业内部管理及风险防范的实际做法,并邀请知名的企业家担任特邀调解员参与诉讼调解,形成纠纷化解的合力。在个案审结后,发现企业存在管理漏洞的,及时发送司法建议,拓宽法院参与社会管理的范围。

    四是着力强化工作落实,全力保障区域中心工作的顺利推进。为配合海淀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北部新区建设和南部地区拆迁遗留项目等重点工作,海淀法院建立由专门工作小组统一部署,立案、审判、执行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全年共审结相关案件1229件;先后在中坞村、大牛坊村、六郎庄地区成立巡回法庭,与当地人民调解组织联合开展调解工作,实现就地开庭、协调化解,发挥积极的普法宣传和个案示范作用。海淀法院在山后地区设立大牛坊巡回法庭主动服务北部新区建设的做法得到北京市委常委、海淀区委书记赵凤桐的批示肯定。



责任编辑: 张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