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全国人大代表李友妹:法院形象越来越好
作者:刘勇 周盖雄   发布时间:2012-03-09 10:12:09


全国人大代表李友妹。
    李友妹,女,1963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绥宁县,苗族,现任湖南省绥宁县党坪苗族乡芷坪村党支部书记,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作为一位连任三届的农村基层少数民族女代表,老百姓的生活是始终她最关心的。十多年来,她在传达基层呼声、传递党的惠民政策、维护基层百姓权益以及监督和支持法院工作方面,不遗余力,并卓有成效。

    一曲《越来越好》唱出了今天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也唱出了全国人大代表李友妹对人民法院的工作印象、感受和期盼。

   “当了这么多年代表,应该更多关注民生,10多年来,我为弱势群体维权奔波在老百姓与人民法院之间,切实感受到人民法院工作一年一个台阶,法院形象越来越好”。李友妹一见到记者,就迫不及待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友妹系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连续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绥宁县党坪苗族乡芷坪村支部书记。初识李友妹,笔者便被她的热情、爽朗、务实、乐观所感染,其言语间处处洋溢着一个人大代表对社会对人民责任的担当和对人民法院工作的高度关注和热切期盼。

    “司法为民措施越来越实”

    李友妹是湖南省唯一一位连任三届的少数民族农村基层女代表。十多年来,在传达基层呼声、维护基层百姓合法权益方面,李友妹始终不遗余力。作为基层代表,李友妹关注最多的是老百姓利益是否得到保障,司法为民是否真正落到实处。

    对人民法院大力开展立案信访文明窗口建设、反规避执行、巡回审判、送法下乡、司法救助等利民便民活动,解决老百姓“打不起官司”、“难打官司”的问题,李友妹给予了高度评价:“刚开始当代表时,有部分群众反映法院门槛太高、执行不到位,老百姓打不起官司、难打官司、怕打官司。而现在,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不断加大司法为民力度,公开司法举措实行阳关司法,拓展利民便民渠道,为经济上确有困难的群众缓、减、免诉讼费,多措并举解决执行难,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李友妹掰开手指头,对邵阳法院近年来开展的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如数家珍:在立案大厅将受理案件范围、诉讼费标准、审判执行工作流程等内容上墙公示,通过电子触摸屏,公开案件审判执行进展情况。2011年,邵阳两级法院巡回审判1600余场次;法官进百企、进百村1256场次,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各类纠纷300余件;为生活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减、免诉讼费112万元,筹集资金59万元,对123名困难当事人给予救助;接待来访群众4216人次,处理来信517件次,办结并息访225件赴省进京上访案件。中院机关及10个基层法院被省高院评为立案信访文明窗口单位。

    李友妹还饶有兴致地介绍了邵阳法院的执行工作情况,“2011年,邵阳法院大力开展反规避执行活动,严厉打击反规避执行行为,执行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拘留‘老赖’18人次,执结案件4975件,执结率达93.03%,执行到位4.8亿元。”

    李友妹说,“司法为民理念就是要彰显司法人文关怀,尤其是要积极帮助和关爱社会弱势群体,让社会弱势群体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感受社会主义司法温暖,共享社会主义发展成果。这些年,人民法院在这方面工作做得很好。”

    “法院文化建设越来越火”

    近年来,法院文化建设受到了各级人民法院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各级人大代表的普遍关注。不久前,再次受邀参观邵阳中院文化建设的李友妹对该院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印象深刻。

    “走进邵阳中院大门,浓厚的法院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院门口别具特色的法制宣传长廊、走廊和通道旁悬挂的法律名言警句、各庭室自创的各种文化学习园地、别具匠心的传统教育室,无不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这是一座神圣的法律殿堂,昭示着法律的庄严和神圣。”李友妹说,“实地参观后才切身感受到人民法院文化建设力度有多大,速度有多快、热情有多高。”

    谈及法院文化建设,李友妹有太多感慨,“数年前,我受邀参观邵阳一些基层法院时,大部分办公楼、审判大厅、立案厅等设施陈旧,装备老化、功能不全,基本不重视法院文化建设,这种状况在全省、甚至全国法院系统非常普遍。这些年,人民法院文化建设一年一个样、一年一个台阶。” 李友妹打开笔记本,笔者发现这样一组数据:邵阳中院建成了21000余平方米的新审判办公大楼,办公用房286间,审判庭19个。近年来,邵阳法院基本实现了无纸化、现代化办公,安装了内部网、外部网和专用网三种网络系统,配备了监控、微机等先进设备。全市12个基层法院有10个办公大楼已实现整体搬迁。全市31个法庭已有29个法庭完成了改、扩建规划,部分启用了数字化法庭。2011年度,全市两级法院获得国家级荣誉个人2名、集体6个,省级荣誉个人29人次、集体24个。禹盛卿被评为“全国模范法官”。

    “作为统御法官群体、决定价值取向的主导意识,法院精神文化是法院群体的共同价值理念、司法理念的集中体现,是法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和根本。”李友妹说。

    “接受监督渠道越来越畅”

    “当了这么多年代表,应该为老百姓多做实事,为老百姓维护合法权益,这是我当代表应尽的责任。群众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李友妹深情地说。十多年来,李友妹四处奔波,几乎走遍全国大部分省份近60余家法院,为老百姓维权案件800余件。“有时候因为路途遥远,到了法院时间已经很晚了,但是不管是哪个法院的法官们只要知道我是人大代表来咨询,不论多晚,都会在办公室等候我们。有时候真的很感动,人民法院对我们代表这么尊重。”

     李友妹介绍,2011年夏天,绥宁县籍有一农民工在福建务工时,不小心被机器碾断了手掌,但是由于企业想逃避责任,而迟迟没有得到赔偿。李友妹知悉后,马上自费坐车连夜到当地法院咨询案件程序问题。当地法院了解情况后,马上启动诉前调解程序,立即派出专门力量,与李友妹一起到用人单位,最后通过法官和李代表的释法明理,用人单位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场支付了全部赔偿款。“没想到人民法院对我们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这么重视,真的让我们很感动。”

     李友妹打开了话匣子:“加强和接受人大的监督,是人民法院‘人民性’的重要体现。可喜的是,目前人民法院接受人大监督工作已形成制度化,建立了人大代表联络人制度、加强和改进与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的意见、邀请人大代表旁听评议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廉政监督员制度和办理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及关注案件工作的规则等一系列制度,实现了接受人大监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谈及邵阳中院人大监督工作时,李友妹颇显激动,她列举了一串数据:2011年,圆满办理代表意见建议8项, 走访全国、省人大代表31名,征求市人大代表意见136人(次),向代表、委员寄送《法院重大事项通报》2100余份,邀请人大代表旁听案件庭审26场219人次,邀请全国、省、市、县四级人大代表对全市法院的纪律作风进行明查暗访17次,创新代表联络方法,开通短信通报、电话联系、网络服务等。法院工作报告连续6年全票或高票通过。

    在李友妹办公室,笔者发现一沓厚厚的文件,既有邵阳两级法院送来的相关文件和工作信息,也有最高院和省高院寄来的各种通报。李友妹说,“我基本上每个月都能收到人民法院的工作情况通报,或是工作简报,或是手机短信,或是电子邮件,或是电话问候。”

    李友妹认为,目前人民法院自觉人大代表监督的意识越来越强、方式越来越多、沟通越来越密切、力度越来越大、渠道越来越畅,人大代表对法院工作越来越了解、越来越理解、越来越支持,监督是关心,监督就是支持,将更有利于推动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法院队伍形象越来越好”

    “邵阳中院工作抓得好、抓得实,与人大代表沟通联络不断加强,现在人民群众对法院的工作越来越满意,我也很满意。” 不久前,在湖南省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邀请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公众开放日”座谈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李友妹不乏溢美之词。

    对于人民法院队伍建设,李友妹关注更多的是法官队伍风气和作风,多次利用出差机会对全国各地各级人民法院进行了明查暗访,并对法院队伍建设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和建议。

    “过去有人曾用‘大盖帽两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的戏言,讽刺一些法官的不良作风。近年来通过对法院工作的了解,我认为这个看法应当完全彻底改变了。”李友妹感慨道,“这几年,人民法院在队伍建设上确实下了不少工夫,取得了明显成效,司法作风转变了,法官队伍廉洁了,办案公正了,法官和法院的形象提高了。”

    李友妹认为,加强机关党建、推进廉政建设、转变司法作风是加强队伍建设、树立法院良好形象的关键。各级人民法院按照“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的总体工作思路,积极构建“系统指导、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党建工作格局;大力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引领全体法官和工作人员牢固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核心价值观;积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正面示范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引导干警牢固树立廉洁自律意识;加大查处力度,按照中央政法委“四个一律”、最高院“五个严禁”的要求,严厉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对人民法院坚持“人才兴院”理念,吸引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加入法官队伍,壮大队伍力量,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轮训在职人员,提升队伍素质的做法,李友妹表示赞赏:“前几年,一些基层法院部分法官素质不高,队伍青黄不接,严重影响了人民法院形象、制约了人民法院发展。这几年,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力度空前,队伍素质显著提高。”仅2011年,邵阳两级法院就招录各类高学历人才64人,其中研究生学历以上近30人,举办各类岗位培训12期,培训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3000余人次,组织参加上级法院和其他领导机关组织的培训1000余人次,12名干警通过司法考试。

    “法官素质提高了,司法服务文明了,队伍作风转变了,法院形象提高了,人民群众满意了。” 李友妹对人民法院未来的工作充满了无限期待。“无论走进哪家法院,无论是哪个法官,总是笑脸相迎、热情接待、耐心咨询,人民法院真正成了老百姓的娘家,‘有事找法院’,已在老百姓心中深深扎了根。相信人民法院工作会越来越好。”



来源: 湖南法院网
责任编辑: 力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