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法律之花绚烂地绽放
作者:张祖军 发布时间:2012-05-08 09:16:06
走进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的机关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方硕大庄重、雄浑遒劲的“崇法秉正,厚德为民”篆刻作品,在两方篆刻作品中间的电视屏幕上,正滚动播放着勤政廉洁格言警句,大厅右侧“巴山渝水、法正风清”的巨幅山水国画气势磅礴、意境高远,大厅左侧“廉生威、公生明”的魏碑毛笔书法朴实厚重、格外醒目,偶尔也会遇见三、两个步履匆匆的办案法官,他们个个神清气爽、人人精神饱满。
塑铸法魂——法院精神文化凝人心 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坚持把法院精神文化作为法院文化建设的灵魂核心来抓,以此增强广大干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是大力弘扬“崇法秉正,厚德为民”的重庆法院精神,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将其作为南岸法院奋发图强、奋力前行的不竭动力和坚强支撑,将其作为广大干警的行为准则和目标追求,使广大干警在思想上高度一致、行动上高度统一。二是积极推行法官宣誓活动,在“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司法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初任法官到重庆烈士墓前进行法官宣誓,以此彰显法院队伍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法律的尊崇和对职责的坚守,进一步增强广大干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充分展示法院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三是努力构建书香法院,精心搭建法官精神家园,创刊《南岸审判时讯》和《南岸审判经纬》,成立南岸法官“绿畴读书会”,并以法院内网“法官文苑”栏目为阵地,广泛开展“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活动,各部门定期组织读书交流,引导广大干警把读书作为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丰富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提升文化品味。 夯实基础——法院物质文化结硕果 为营造轻松和谐、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人文环境,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注重加强工作场所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将立案窗口、审判法庭、办公场所、人民法庭的规范化建设纳入传播法院公平正义、严肃活泼的理念文化建设蓝图,以此提升人民群众对法律的信仰、对法院的崇敬。一是积极创建“文明立案窗口”,围绕“热情接访、便民诉讼、公正高效、促进和谐”主题,立足立案受理和信访接待两大基本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为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优化社会法制环境,展示人民法院公正、廉洁、高效、文明的司法形象。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力求科技强院,依托“一个中心”(数据管理中心),深化“三个服务”(为管理服务、为法官服务、为社会服务),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将信息化建设上升到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平台、抓手的高度来看待,在纵深推进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了新突破。三是推进便民诉讼网络建设,切实搭建好两个便民平台,即“庭站点员”四位一体、覆盖所有乡镇农村的便民诉讼平台和辐射街道社区、涵盖各行各业的诉调对接平台;切实畅通好三条便民通道,即依托互联网络开设的三级法院院电子邮箱、以“一站式”服务化解民怨的信访接待窗口和专门为特殊群体开通的“绿色通道”;切实落实好五项便民制度,即巡回审判制度、案件信息查询制度、诉讼指导制度、诉外引导制度和司法救助制度。 树好形象——法院行为文化展风姿 为切实解决和彻底根除“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及“冷、横、硬、推”现象,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坚持以司法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行为文化建设,培养和树立司法公正、清正廉洁、一心为民、规范文明的职业形象。一是抓好典型培养和示范引领,坚持全方位建设、多角度塑造、立体式推进的思路,“主动选、重点育、广泛宣、强力推”,积极发现、培育、表彰、固化先进典型,广泛开展向詹红荔、毛义权等先进典型人物学习活动,积极营造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二是进一步强化司法礼仪规范,组织广大干警认真学习《法官行为规范》,严格执行庭审操作规则,加大庭审作风检查力度,教育引导广大干警遵守司法礼仪,规范司法言行,并以诫勉谈话、警示教育、道德评议等多种形式,增强法官职业道德的约束力。三是充分发挥南岸法院“篮球队”、“羽毛球队”、“乒乓球队”、“摄影兴趣小组”、“书画兴趣小组”、“诗歌诵读小组”、“舞蹈小组”、“合唱小组”等文体兴趣队(组)的积极作用,组织经常性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书画摄影展、文娱汇演、体育竞赛等,切实丰富干警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高尚情操,充分展示南岸法院广大干警的才艺风采和精神风貌。 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坚持“贴近审判、贴近法官、贴近基层”的原则,按照司法工作特点和文化建设规律,深入挖掘、不断充实法院工作的文化内涵,通过大力加强法院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崇尚学习、积极进取、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全面提升广大干警的思想境界、职业操守和人文素养,让法律之花绚烂地绽放在广饶的巴渝大地上。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孟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