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进了法院门,就是法院人
作者:张曼 发布时间:2012-07-02 14:25:13
出差,对于刚进法院的很多新兵包括我而言,都充满了向往和憧憬,对经常出差的同事暗暗的羡慕,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出一趟差:既可以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长长见识,又能调节一下简单枯燥的生活气氛,说不定还可以拿点当事人的“好处费”?
机会终于来了!法庭有一个离婚案子,被告关押在江苏镇江监狱。当庭长告诉由我和杨 副庭长明天一起去监狱提审时,我欣喜若狂!赶紧上网搜索:哇!镇江距樟树有1100公里,14小时车程,最为关键的是那里有很多名胜古迹:白娘子的水漫金山、刘备招亲的甘露寺······我的运气真是太好了! 第二天一上班,杨姐就对我说:“查一下晚上的火车早上几点到镇江,火车站到监狱的公交线路?”“杨姐,昨天就查了,早上七点半前就能到,我们从火车站到监狱,还坐公交车呀?当事人还不出钱打出租车吗?”我疑惑的答道。“我们这次是去开庭,不是去旅游,费用能省就省,要知道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这一点尤为重要!另外这次出差时间很紧,庭里还有很多事,开完庭就去火车站坐车回来,当事人已经买好了往返的火车票,是硬座。”杨姐说完,就在电脑前写判决书了。 硬座?开完庭就回来?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可这分明是杨姐嘴巴里说出来的呀!此刻,我呆若木鸡:28小时硬座,这哪里是法官出差的“礼遇”?简直是受罪!但转念一想,或许结果不是这样,当事人会请我们吃喝玩乐的? 当晚,我和杨姐及当事人开始了一天两晚的出差行程,可这次出差经历直接破灭了我当初对法官出差的美好幻想,没有好吃好喝,没有游山玩水,没有好处可拿,有的只是我们布满血丝的双眼,痉挛的肠胃和嘶哑的喉咙!好在案子还算顺利,经过我们耐心细致的说服调解工作,调解离婚。女当事人在回来的路上,千恩万谢,感激涕零。 第三天早上,我和杨姐又回到樟树,没有回家休息,而是直接去法庭,赶制调解书,就案件情况向庭长进行汇报。当庭长听到当事人独自带着小孩艰难生活时,让我们在当事人领调解书时,把火车票钱返还给她。我一听,赶忙问庭长:“不会吧,我和杨姐受了一圈罪,难道法院还要贴钱办案吗?”“小张,你来法院工作不久,现在我们几个女同志在一起成立女子法庭,我们头顶的是国徽,胸前戴的是法徽,不仅要公正司法,还要司法为民,法院无小事,群众利益无小事,千万不能辜负院里对女子法庭的期望和重托呀!再过几个月,你就是助理审判员了,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法院的形象,可不能沽名钓誉啊!”庭长如是说,神情严肃。 庭长的一席话,使我陷入了沉思:是呀!当今世界,物欲横流。当初,因为理想,我走进了法院;因为正义,我选择了以法律为业。一天两晚的镇江出差经历,使我在强烈的刺激和反差中,获得了惊醒;又有如一道光,照亮我未来的路。既然进了法院的门,从此就是法院的人!这不是一种无奈,也不是自欺欺人的辩解,而是对法官职业的理解和释然,对法律的敬畏和景仰! 回顾半年多来在法院的工作,我想,法院的工作如果是尊严崇高的,那么它同时也是平凡琐碎的;如果法院的工作是荣誉稳定的,那么他同时也是充满责任和压力的。如果想挣钱,请做律师吧,法院的队伍不需要我们;如果想出名,请做明星吧,法院的队伍也不需要我们;如果想拿着手中的权力吃吃喝喝、混点灰色收入,那也好,一不小心就请到看守所去吧,法院的队伍也不需要我们。因为当我们走进法院大门的那一刻起,我们已经选择了甘于清贫和乐于奉献,我们已经选择了公正司法和一心为民!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一百多年前,生活在哥德斯堡的一个叫康德老人的一句话,这个世界有两样东西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深深的震撼:第一就是我们头顶上这个光辉灿烂的星空,第二就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和法律准则!一种强烈的愿望驱使我要自豪地向所有人宣布:进了法院的门,就是法院的人!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孟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