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细节是决定法院工作成败的关键
作者:陕西省吴起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王锦春 发布时间:2012-07-31 10:33:32
![]()
断了一枚钉子,掉了一只蹄铁;掉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摔死了一位将军;摔死了一位将军,吃了一场败仗;吃了一场败仗,亡了一个国家。
——马蹄铁效应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九十周年上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的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着“四个危险”,即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和消极腐败的危险。这四个危险的背后都有漠视细节的因素。正是因为没有关注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四个危险”才逐渐积累起来,最终形成尾大不掉,积重难返的局面。 人民法院作为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关,掌握着平衡利益的权枢,无论是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还是行政案件,无论是执行还是审判监督,无论是调解还是判决,大到案件的整体把握,小到裁判文书中的一个标点符号,忽视细节不但会使案件处理出现瑕疵或错误,甚至天平本身的公正性都会受到怀疑。 法院工作成败的关键在细节。“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从细节逐渐开始萌芽,不断发展,酝酿,成熟,最终促成事物的发展变化。对于法院工作来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不把眼前的一件件“小事”做好,做扎实,全面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就是一句空话。 一、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警惕意识 关注细节是一种精神。“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差之厘毫,谬以千里”,这些都是在讲细节对成败的关键作用,法院工作程序性和规范性非常强,对每一个步骤,每一个表述都有严格的规定,法官或者书记员粗心大意,一个标点符号、一个小数点、一个错别字就可能导致一个案件被错判,不但浪费了司法资源,而且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人民法院业务不精,办事潦草的坏印象。“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气象学中著名的“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从宏观的角度看,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共同形成了一个整体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一个细小环节的变化,就可能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甚至导致整个系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法院工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点点滴滴都要仔细,无论是接待当事人、勘察现场、审核证据、审判、执行还是司法文书写作,都要有“蝴蝶效应”的警惕意识,马虎不得。 法院工作要做到“于细微处见精神”,一句问候,一杯热水,一把椅子,对当事人来说首先是一种礼貌与关怀,也是法院理解人、尊重人的一种体现,可以迅速拉近当事人与人民法院的距离,当事人会对法官的言行更加信任,对裁决的结果更加容易接受,相反,横眉冷对,相互推诿,不但不能化解矛盾,反而可能使矛盾升级,激发当事人与人民法院的对立情绪,拒不接受裁判结果,出现反复申诉、信访甚至暴力抗法的行为发生,缺乏关注细节的精神往往使人民法院陷入案难结,事难了,人难和的困境,法官干警要以此为戒。 二、塑造重承诺重践诺的工作作风 关注细节是一种能力。责任心不但要深入到思想中,而且要体现在行动中。人民法院的每一名干警都是人民法院的一面旗帜,一个窗口,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法院的整体形象,如果人民法院的法官干警在日常工作中不经过谨慎思考而对当事人轻易许诺,但从来不兑现自己的诺言,人民法院的公信力就会被削弱。 人民法院是社会矛盾的集散地,法官面临的任务重,压力大,面对比较复杂且短时间内无法化解的矛盾,而当事人要求又比较急迫时,为了暂时缓解对立情绪,办案法官经常对案件的谈话时间、履行时间、解决方式等做出口头承诺,但往往由于对矛盾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矛盾在承诺的时间内无法化解,以致法官深陷漩涡不能抽身,承诺难以兑现最终导致矛盾升级,事件恶化,最后不得不使尽浑身解数全力解围,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工作效果也大打折扣。这就是因为不注意办案过程中的细节导致的恶性后果。 每一位法官干警都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关注细节的能力,重承诺,更要重践诺,一言九鼎,说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为了一时之计,对当事人信口承诺,开空头支票,事后完全无法办到,导致当事人反复咨询甚至引发信访,既不是正确的工作方法,也抛弃了法官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在实践中应当坚决予以摒弃。 三、砥砺敏思慎言笃行的职业品行 关注细节是一种品质。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一个具有成熟品质的人遇到事情首先是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分析事件在发展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内在联系,在没有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前不轻易发言,就是“讷于言”;而一旦理清思路,就马上付诸行动,积极践行自己的言论,就是“敏于行”。人民法院的法官干警面临的问题纷繁复杂,如果思路粗疏,态度粗暴,方法简单,法律赋予的职责就无法胜任,法官干警的职业品行就无法得到提升,修养境界就无法得到升华。 河南省陕县法院的一名法官没有仔细审核证据,将未有之事按已有之事予以认定,导致错判,进退维谷的法官将自己的错误解释为“我眼花了”,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法官工作任务重,心理压力大,但岂可以“眼花”作为塞责之借口?一个小小的疏忽断送了来之不易的奋斗历程,诚为前车之鉴。 积跬步以至千里,纳细流以成江海。法院的法官干警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我们不把人民群众当亲人,人民群众就不把我们当亲人”,真正用对待亲人的态度和心理去对待每一位当事人,对待每一件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人民群众就不会在公正天平的面前喟然长叹。“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勤于反思,从善如流,克己欲,扬正气,凡事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将细节决定成败的意识融入自身的修养当中,不断砥砺敏思慎言笃行的职业品质,提升办案质量和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就不是难事。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法院干警的办事方法就好比是风,而人民群众的对法院工作的评价就好比草,风吹向哪个方向,草必然也向着哪个方向。只要法院干警胸怀大局,上下同心,注重办案的每一个细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四个危险”的阴云自然会随风而散。我们要保住每一匹战马蹄铁上的钉子,要慎待每一次蝴蝶翅膀的扇动,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人民法院事业方能永葆生机。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力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