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感悟法官
作者:杜钊 发布时间:2012-08-09 09:17:45
2011年8月,我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幸运地成为了大理市人民法院的一名干警。时光荏苒,在即将工作满一年的日子里,我想到了很多,回想起自己进入市法院的点点滴滴,往事如影历历,每每想来,感慨万千。今天,就用我笨拙的文笔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心中的那份感想,并与大家一起,感悟那些平凡而伟大的法官们,感悟他们内心深处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与眷念,并以此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进入市法院工作后,自己接触最多的就是档案室的罗进文同志,他也是我档案实践的老师。罗老师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动作,就是在整理卷宗过程中,遇到有褶皱或不平整的档案纸张时,他总是小心翼翼地将它们压平,并把那些破损的纸张用胶水重新粘贴完好。这个动作虽然微不足道,但所体现的是罗老师对档案的爱惜,以及他的责任心与职业操守。我一直认为: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舍弃,一个人只有把爱惜之情倾注于自己所热爱的事物上,才能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因为懂得,所以热爱,因为付出,所以珍惜。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一个个普通的人,一件件平凡的事,正是有了大家的付出和辛劳,才能将我们法院的天空点缀得如此灿烂辉煌。 曾经,看过刑事审判庭杨军庭长的一篇文章叫做《孩子,妈妈等你回家》,讲述一位患重病的母亲在丈夫的陪同下看望了正在接受审判的儿子,离开的时候这位母亲对儿子说:“孩子,妈妈等你回家。”杨军庭长在文章中写到:“作为一名刑事法官,惩治犯罪是我的职责,可同样身为父亲的我也能体味出这对夫妻的无奈和悲伤,理解一位母亲期盼在歧路上彷徨的儿子回归温暖家庭的心情。希望每一个误入歧途的灵魂都能感悟,早日回到你们的父母身边,因为他们爱你……”这篇文章深深感动了我,字里行间中,我所看到的是法官们温情的一面。在宪法和法律面前,法官是铁面无私的包公,恪守着职业道德,秉公办案,不徇私情。但那并不是法官的全部,其实,法官也有爱,法官也有情,法袍背后是同样的血肉之躯,赤子之心。 哲学家叔本华认为:爱就是无私的奉献与主动的接受。所谓无私的奉献就是指在付出的时候不带功利之心,主动的接受就是指在接受别人爱的时候,懂得感恩、懂得回报。驻足市法院荣誉室,透过一份份荣誉,我们看到的是市法院法官无私奉献的精神,而那一面面当事人送来的锦旗,所承载的则是老百姓对法官最真挚的感激之情。爱工作,爱生活,爱身边的每个人,因为心中有爱,才能把爱传播。市法院法官们的“大爱”体现了人民法官立足平凡岗位敬业奉献的优秀品质,展示了基层法官践行“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核心价值观的执着追求。 法官的价值,不仅在庄严肃穆的法庭上,也在无私无怨的默默奉献中。是的,法官的工作是平凡的,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因为法官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法官必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才能保证公正的天平不致倾斜。康德的墓志铭上刻着这么一句话:“世上唯有两件东西能深深震撼人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头顶璀璨的星空,另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在康德的哲学观里,道德法则就是一种自律原则、一种自律的精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身为政法干警的我们都会面对纷繁世界的各种诱惑,当你拒绝欲望时,亲情、友情也随之与你产生距离,一次次感受到亲情抹杀的伤感,一次次体会到友情撕裂的酸楚。回望岁月,尘埃中淹没了多少欢乐,秋雨中淋湿了多少记忆。但我们依然无怨无悔,我们拥有的是无愧于自己的心安理得的那一片宁静。我想到汪国真的一句诗:“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想,这也许就是对那些穷尽一生去填写百姓心中的道德试卷,穷尽一生去播种阳光和正义的法官们最好的诠释吧。 此时此刻,我脑子里满是我敬重的法院干警们。在责任和道义之间,他们用博爱铸就忠诚;在公正与和谐之间,他们用辛勤追求完美;在误解与感激之间,他们用诚挚融化坚冰;在平凡与感动之间,他们将闪光聚成辉煌。震撼我心灵的干警,拨动我心弦的故事实在太多,法官的故事,在我的文字里结束,却在心里流淌着…… 人生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哪里实现理想,哪里就是家园。从我踏进法院大门的那一刻起,我就坚定着对法律的崇尚、对人民的挚爱和对祖国的忠诚。我可能无法取得像宋鱼水法官、詹红荔法官一样的骄人成绩,做出的贡献也无法与院里的前辈们相媲迹,但作为市法院的一名干警,我将为市法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坚持和弘扬“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与全院干警一起为大理这片热土的建设谱写出更精彩的篇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在此也愿与每一位法院人共勉! 责任编辑:
孟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