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盘阳河畔的璀璨明珠
作者:黄浩廷 发布时间:2012-08-10 14:07:27
发源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塔云山麓和凤山县乔音乡的盘阳河,在巴马县境内四明四暗婉转流程82千米,河两岸山青水绿,风光明媚,附近村落依山傍水,田畴似锦如缎,将盘阳河的清幽秀丽之色尽显其中。在这片盘阳河畔地区,有一个被誉为寿乡明珠的优秀法官群体——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盘阳中心人民法庭。
盘阳明珠展新颜 盘阳中心人民法庭前身是巴马法庭始建于1982年,法庭辖区人口13万、版土面积1271平方公里,辖54个村,352个自然村。法庭现有干警4人,其中庭长1人,副庭长1人,书记员1人,法警1人。 近年来,随着巴马长寿养生旅游市场的不断升温,辖区内人口流动性增大,案源分散性增强,案情复杂性增加等特点,致使盘阳人民法庭调处纠纷维护稳定的任务日益繁重。由于盘阳中心人民法庭办公楼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建筑陈旧老化,设施相对滞后,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法庭工作的需要,直接制约和影响了法院基层工作顺利开展。2008年,为夯实法庭为民根基,巴马法院党组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便利群众诉讼和便利法庭审判的原则,对盘阳法庭进行了迁址重建。新落成的盘阳中心人民法庭采用白墙蓝瓦的建筑风格,为一幢四层26间楼房,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设有立案室、审判庭、庭长室、副庭长室、法官室、书记员室、调解室、合议室、会议室、接待室、档案室、人大政协委员联络室、车库、赃物保管室、阅览室、职工食堂等用房一应俱全,彻底解决了法庭防晒、防水、防漏、隔热、隔潮等问题,让盘阳中心人民法庭这颗寿乡明珠更加光彩照人。 小法庭做好调解大文章 盘阳中心人民法庭管辖乡镇多、面积大、人口数量多,受理案件多,且该辖区内多为旅游景点,是巴马长寿老人、侯鸟人聚居之地。近年来,该辖区农村民间纠纷复杂化,呈现形式多样、主体多元、情势多变和案件多发态势,且以土地承包、赡养、邻里关系、损害赔偿等民间纠纷居多。因矛盾纠纷多发,2009年盘阳法庭受案就达254件,是其他兄弟法庭受案数的三倍。为最大限度的化解矛盾纠纷,盘阳法庭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的作用,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通过整合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等纠纷解决力量,将辖区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在程序、效力、人员、信息上实行无缝对接,尝试建立了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衔接制度。 司法为民创佳绩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是基层法庭工作的重头戏,盘阳法庭坚持“调解优先”的理念,积极探索“三调联动”纠纷调处工作新途径,在村委会、公安派出所、司法所设立了人民调解室,调解了繁多复杂的纠纷,化解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011年,该庭共受理结案254件,其中调解134件,撤诉88件,调撤率高达87.4%。近年来该庭调解率均在80%以上,且呈现全年无上诉案件,无涉法上访案件,无违法违纪事件发生的良好态势。该庭除承担辖区内大量民事案件的审理外,还担负着指导辖区内人民调解组织调处非诉纠纷、处理来信来访、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参与辖区维稳联动工作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责任编辑:
孟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