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黑龙江法院服务保障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掠影
作者:唐凤伟 段春山 邓辉 发布时间:2012-08-13 16:30:06
2012年8月2日,淅淅沥沥的小雨滋润着绥芬河市的人工湖北海公园。已排干水的湖内,彩旗招展,电焊枪在工人们的手中嗞嗞作响,挖掘机也在欢快地鸣叫。几个月后,这里将建成东北首个水幕电影,“百年口岸”绥芬河将再添一处亮景。
“这个项目计划投资3000万。投资商江苏环亚公司在综合保税区的两个产业投资项目,也已开工。”绥芬河市“四项重点工作三年决战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指着墙上挂的规划图说,“这是法院解决了一起难缠纠纷,环亚公司才安心进入我市投资兴业。” 2009年,国务院批复成立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吸引了国内外客商云集绥芬河投资兴业。江苏环亚公司是其中之一。但一起医院转制遗留的房屋所有权纠纷,影响了公司投资热度,一度要回撤。今年5月份,绥芬河市法院积极运用司法手段,优先立案,快速审理,加强调解,及时妥善解决了这起纠纷。环亚公司投资项目如期开工,又投资了北海公园水幕电影城项目。 这是黑龙江法院服务保障全省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 加快发展是龙江的主旋律,产业建设是龙江振兴崛起的重要支撑。“为大局服务是全省法院的社会政治责任,办案质效优不优,首先要看服务效果好不好。全省法院要把提升办案质效体现在落实省委部署,保障大项目建设上。”省法院院长张述元说。 优服务提升软实力 “提前介入,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的“一提前三优先”,这是佳木斯市中级法院今年推出的“护航工程十项服务措施”的核心内容,为该市重点产业项目排干扰、解纠纷、化风险、保平安。 佳木斯市唐人中心城市综合体项目,是省重点项目工程,总投资18亿元,可解决就业五至八千人,预计每年增加税收亿元以上。从2009年项目启动到今年4月,还有13户居民、商户未迁出,工程迟迟未开工。 佳木斯市中级法院将此纳入护航工程,组织市区两级法院,深入建设工地做诉前调解,在帮助13户居民、商户计算风险帐、成本帐和道义帐后,又建议开发商也算一算责任帐、形象帐和政治帐,“两个三本帐”使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全部和谐搬迁。“唐人城”项目在护航中终于落地开工。 为增强司法服务的实效性、主动性和前瞻性,高院组织全省法院深入开展了“访企业、提建议、促发展”、“司法服务大调研”活动,各级法院纷纷行动起来,走访调研重点产业项目,制定完善服务措施。高院出台了“服务保障非公有制经济12条”,为非公企业发展营造了优良的法制环境。牡丹江市中级法院组织“法律顾问团进企业”,送法上门解决国有大中型企业法律问题。绥芬河市法院跟踪服务全市贸旅振兴、口岸大建设、产业项目、大地绿化工程“四项重点工作”,开展法官进社区(企业、商场)、村屯和法官挂钩外贸企业活动,开通司法服务“直通车”,以优质的司法服务措施,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供更大的软实力。 办案“四快”促发展 一个小时立案,当天赴外省保全,两日内调解结案。大型粮食流通企业齐齐哈尔市民丰商贸有限公司感慨万千:“有这样为企业着想的法院,这样温馨的司法环境,我们企业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大干快上的劲头更足了。” 2011年6月22日,民丰公司代理人走进了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法院立案庭,因蒋某欠该公司80万元债务未还,向法院提出了起诉。不到1个小时,立案法官告知他案件已立上,并引导他到民事审判二庭。见到承办法官,民丰公司又提出了诉讼保全申请,说蒋某现在北京做生意,担心其知道被起诉后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白起诉一回。企业所忧,法官更急。承办法官20分钟内制作出了裁定书,风风火火地找领导签字审批,然后乘坐飞机赶往北京市。下了飞机,急奔金融、房产、车辆管理等部门调查被告财产,查找到其名下的一栋房产,当即办理了查封手续。第二天,顾不得前日辛劳,法官们又起早将蒋某堵在家里,送达了应诉通知书和保全裁定书,在蒋某承认欠款事实后,现场进行了调解,达成了调解协议。 高院要求,对涉重点产业企业的诉讼纠纷,要开辟绿色通道,在保障质量前提下,做到快立、快审、快执、快结。近年来,全省各级法院都用“四快”来检验法官的办案质效,有的还纳入法官审判质效考核中,督促法官快办案。全省最大陆路口岸城市的绥芬河市法院成立了速裁审理组,年均审结500件民商事案件,平均审限不足3天,达致峰值。 快办案,还要办好案,化解涉诉矛盾,为企业安心发展营造良好法制环境。全员调解,全过程调解,全领域调解,全系统联动调解和全社会联动调解,黑龙江法院调解优先,积极运用这个“五全调解模式”力求诉前调解了事,力求调解结案息诉,力求尽快化解矛盾纠纷,减少企业诉累。截至2011年末,黑龙江法院一审民商事案件调解撤诉率达81.9%,居全国法院首位。 延伸职能司法担当 我省经济欠发达,城市化建设上的迟滞,影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加快建设是现实需要。 著名女作家萧红故乡的哈尔滨市呼兰区,沿河带状公园、萧红大街拓宽改造、朱家立交桥工程、哈尔滨北站等重点项目建设工地一片繁忙,“北跃在呼兰”发展战略的集结号在这里吹响。 不能置身事外,呼兰区法院挑上了别人躲避不迭的拆迁麻烦事,开展了诉讼前服务,以大无畏司法担当。每个项目建设启动后,呼兰区法院都及时跟进,提前介入,深入分析研判可能发生的拆迁矛盾,寻找时机努力调解。他们派出多名干警常驻区政府征地拆迁办公室,与近百名被拆迁户逐一接谈,讲法释理,宣传法律,解答难题。接待被拆迁人690余人,参加联席会50余次,提出司法建议60余条,促使被拆迁人都和谐搬迁,保障了项目建设工期。 贴近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强化服务措施。黑龙江法院向前向后延伸司法职能,做好社会风险防范的“预警器”,预先排除潜在的社会矛盾风险,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走进“百年口岸”、“国境商都”绥芬河市,综合保税区、城市数码港、旗镇旅游名街等频现繁华,占全国对俄贸易总额7%的绥芬河市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也出现了新的社会矛盾。 绥芬河法院院长杨春风的桌上,有一份关于成立涉外法律中心的请示。 为准确把握绥芬河市对俄贸易纠纷的发展规律,找准法律服务切入点,杨春风多次深入辖区青云等民贸市场、三峡木业等纳税20强企业调研,发现很多纠纷涉及俄罗斯企业和商户,“赌货”、“灰色清关”、口头协议等贸易形式不符合法律要求,有些企业、商户因纠纷中国无司法管辖权,又对俄罗斯司法制度知之甚少,索赔无望而被迫退市。 绥芬河法院开启了司法智慧。每个月最后一周的周四,全体法官深入企业、商场、社区、村屯,提供法律指导,并将电话号码在被服务单位公示,热线联系,每个法官都有一区、一企、一村、一商的服务区域。与俄罗斯滨海参崴仲裁法院友好交流,疏通市内10余户企业到俄法院成功维权。编制并发放了《俄罗斯民事诉讼法律指南》,提供法律工具指导。 这些服务措施,虽有成效,但零打碎敲,还需要体制机制上有突破。绥芬河法院经充分司法论证后,向市委提出了这份请示,建议市委邀请国内外专家教授、高端学者成立专门的涉外法律服务机构,专门提供对外交流、涉外维权、法律咨询、合同指导等服务措施,以规范的法律服务保障口岸商贸流通安全顺畅。 “多年来,绥芬河法院服务大局,能动司法,主动融入地方发展环境中,围绕当地大项目建设提供了很好服务,发展贡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认可。”绥芬河市委书记赵连钧说,每个投资大项目签订合同前,市委都将合同交法院审查,充分听取法院意见。这已是绥芬河市招商引资的定例。 “我们法院,不仅要抓好执法办案第一要务,更充分发挥法律预防引导功能,力争把项目建设纠纷都化解在诉前,努力营造无讼的良好环境,减轻企业诉讼压力,轻装上阵抓建设。这是我们践行能动司法检验办案质效理念的首选路径。”绥芬河法院院长杨春风说。 贴近大项目建设的司法需求,谋划服务措施;贴近大项目建设中涉诉纠纷的特点,强化服务措施;贴近服务保障大项目建设的司法难题,加强沟通指导。今年7月24日召开的全省中级法院院长会议,就黑龙江法院服务重点产业建设提出了“三贴近”新要求,《关于服务和保障我省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的工作意见》、《关于审理对俄边境贸易纠纷案件的指导意见》等司法指导意见的即将出台,奏响了新一轮法院服务大局的美丽战歌。 责任编辑:
力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