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读懂“三小时的沉思”
作者:黄杜娟   发布时间:2012-08-17 15:03:45


    傅斯年先生曾言:“一天只有21小时,剩下3小时是用来沉思的。”他提醒台大的学生珍惜宝贵的时间,除了在21小时里面学习、做事和睡觉外,务必留出3小时的时间总结经验,思考人格与内涵。

    最初读到这一句话是在自己读大一的时候,当时的我只觉得这句话颇有想法,便摘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中。回想自己匆匆的大学岁月,恍如昨日。想及当时学习之余,我便会与室友谈理想、找工作等事情,也会抽些时间思考人生方面的问题——当时的我自认为读懂了傅先生的教诲,心里觉得踏实。

    时间辗转到了大学毕业,我有幸考入法院,自己的时间开始被划分成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工作时间每天八小时约定俗成,有忙也有闲。而休闲时间则是下班之后和周末。或许是工作让自己开始知道了疲惫,每到下班之时,我便喜欢流连于街头玲琅满目的饰品、街巷热闹的景象,寻找个中的趣味。傍晚着实是让自己享受、带给身心惬意的时光,和同事、朋友们一起吃饭,然后散步,我在那刻享受着独有的自在感。到了周末,我喜欢同邀好友踏山玩水、游历名胜古迹;倘若是回家,也会在田间地头里寻找泥土的气息,与自然交换心情。在那知趣的生活方式中,时间悄悄撕完了一本又一本黄历。而某天起,我的内心开始感到不安,似乎少了什么,而一时又说不上来。直到上周周末整理内务时,我无意间翻找到了那本记录自己大学时光的笔记本,傅先生的话再次映入眼帘——也正是在此刻,我猛然意识到自己丢失的是什么。

    重读傅先生这一句简单的话,内心顿觉安静,此时细细品味,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其一,傅先生所言“3小时的沉思”,并非严格地要求学生每天必须用3小时的时间去思考人生等问题,而是对这一份心境的追寻。荀子有言“吾日三省吾身”,古罗马帝国著名的皇帝马可·奥勒留将对人生的沉思写成《沉思录》,与傅先生的话殊途同归。不敢说当代是浮躁的年代,但“浮躁”已然充斥于我们生活的空气中,也数不清有多少人选择了随波逐流,庸庸碌碌和无所作为。

    其二,“3小时的沉思”,对工作的人而言尤为宝贵。工作中难免遇到棘手处理的事务,让自己的内心浮躁起来。于是,在下班后或工作空闲时,细细吟咏傅先生的这一句话或品读一本启人人生智慧的书,可回复内心的静谧,颇有益于身心和接下来的工作。

    其三,沉思让人找回自己。有些时候,人难免迷失方向感,不明白内心的声音。而在沉思中,那份对灵魂独特的自省与追问,可让我们渐渐理清繁杂的思绪,“柳暗花明又一村”,此后便不再简单地去模仿别人,而是定位自己的人生轨迹。

    “3小时的沉思”,如一盏茶,越品越香;如一枚橄榄,嚼久了方知甜……读懂这一刻的沉思,内心有几分沉重。想此刻起,用一个小小的改变,改善自己的生活,演绎别样的人生。朋友们,你是否已行动起来?



责任编辑: 孟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