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万小时的积累 成就我们的职业尊严
作者:赵静 发布时间:2012-08-21 15:12:59
任何一种正当的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尊严,它与教育程度、社会地位、收入高低没有必然联系,它的出口来源于对工作的全情投入,物我两忘,来源于劳动时的胸有成竹,从容面对。出租车司机待客真诚,童叟不欺,此之谓职业尊严;交通警察动作规范,态度平和,此之谓职业尊严;人民教师教学自如,儒雅大气,此之谓职业尊严。每个社会成员都能热爱自己的职业,并且得到应有的尊重,这才是社会文明秩序的坚强基石。
那么,作为一名政法干警,如何成就我们的职业尊严呢? 第一,以一万小时的积累磨练自己的职业能力。有统计发现,任何一个领域的专家必须经历至少一万小时的磨练。这一万小时,应该把65%花在学问上,35%花在能力上,另外还要加上100%,花在别人没有花的时间上。作为一名政法干警,我们要通过一万小时的积累培养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对审判活动的全面深刻的把握。要熟练掌握某一审判领域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安全,广泛涉猎国外的理论和经验,了解历史上的混合法,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做专家型的法官。二是对社会生活的深切理解。法律无外乎人情,而法官对社会生活的深切理解只能来源于生活经验。年轻法官的阅历少,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只能通过多观察,多思考来增加阅历和生活经验,从而增强处理案件的实际工作能力,特别是调解的能力。 第二,守住做人的底线。法院工作的特殊性质要求我们必须淡泊、稳重,同繁华世界保持适当距离,公务员的收入虽然不能让我们大富大贵,但足以给我们体面的生活。因此,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守住底线,不能为了一点点的贪念做出有碍司法公正的举动。“常在河边走,主动去湿鞋”,这样的人只能使百姓唾弃,根本谈不上职业尊严。他们也许并不是因为自己生活的拮据,而是认为能有请吃,能拿是有面子,拿公权来换所谓的面子和势子,最终损害的是自己,也是我们所从事的行业的形象。“薪薄常自足,位卑也自尊”,这是法官应有的品格。在中国这样的人情社会里,人和人的关系非常复杂,因此在办案的时候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就会更加困难。只有坚守道德底线,才能为自己保持住人生的尊严。做到不管什么人找,不管什么人打招呼,都能秉公办案,不把案子办偏,办错,努力恪守法官的良知。 第三,内心深处坚守最初的信仰。很多人崇慕并最终选择法官这个职业,都是源于对公平和正义的不屈的追求。然而真正从事这个职业后,所面临的往往是案件总量不断增加,人民群众怨气增长,社会矛盾不断凸显,涉法涉诉信访频发。如何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始终做到激情投入,毫不懈怠,必须要依靠内心深处的坚守。法官应该具有强烈的悲悯意识和责任意识,这样才能尽力通过自己的工作让周围的社会更加和谐。此外,法治是一种管理社会管理国家的方法,因此,法官除了要把案子办准之外,更加要把案子办好,而这个好就是要体现在真情上,体现在人性上,体现在社会效果上,要通过办案让更多的群众知道法律其实不是冰冷的,法治是值得我们追求和向往的。 要想被尊重,就要拿出我们的职业尊严。立案法官真诚对待当事人,民庭法官清楚查明事实,刑事法官公正进行审判,执行法官积极执行欠款,综合部门尽力为审判一线服务,向外界展示我们的全情投入,这就是尊严的来处。 责任编辑:
孟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