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巴中:老区法院开出一流“法庭之花”
作者:向波 郭毅 发布时间:2012-09-25 11:04:13
提起巴中,许多人总会认为是边远老区,争创一流难上加难,但是四川省巴中法院人却不这么看。今年4月,巴中中院召开全市法院人民法庭建设工作会,目标定位于按照“一庭一品”的要求,着力打造富有巴中特色的一流人民法庭。到了九月,该院在法院建设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在9月20日下午和21日的调研中,王强一行轻车简从,高效率、高频率地调研了平昌法院驷马、元山、江口、西兴、响滩、白衣、云台7个人民法庭。 每到一处,审判质效如何始终是王强关注的核心问题。通过听、看、问及座谈等方式,详细了解每个法庭的人员结构、辖区人口、经济状况、办案数量、质效、调解、陪审、生活等综合情况。 元山法庭近三年来,每年收结案数都在200件以上。今年1—8月,共收案150年,结案134年,其中调解114件,调撤率达85%。今年上半年公正指标为96.93%,效率指标为97.21%,效果指标为100%,质效综合指数为97.93分。 江口法庭庭是平昌法院的中心法庭之一,共有三审两书一安保共6名干警。辖区人口约40万。截止目前,共受理各类案件222件,结案203件,其中调解撤诉166件,调撤率达81.8%。今年上半年的审判质效也达到了95分以上,而且该院将审判质效作为考核法官的重要标注。 9月21日从早上8:40到晚上6:20,西兴、响滩、白衣、云台一路走来,每个法庭各俱特色,尤其是审判质效和干警精神状态、纪律作风都让王强院长感到满意。 平昌法院在去年的考核中,审判质效名列全市法院第一,今年头几个季度也一直位居前一、二名。特别是9个人民法庭的质效指标全部达到并稳定在一流值以上。这正是源于该院坚持不懈地抓审判管理和开展人民法庭竞赛的结果。 在调研中,王强反复强调,审判工作是法院的主业,审判质效不仅是考核的核心指标,更是微量法院工作优劣的重要标准。全市42个人民法庭年均收结案数占50%以上,又处于化解和调处矛盾纠纷的前沿,是审判管理的重点,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法庭的质效上去了,全市法院的审判工作才有可靠的基础和保障。 服务,以满意求认同 “平昌法院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在服务全县加快实现‘两个率先’、建设‘两个强县’、强化‘两个推进’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全县改革发展稳定营造了良好的法治软环境。”平昌县政法委书记魏湘太对平昌法院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调研中,王强一行参观了驷马镇创举村、元山镇中岭村、白衣镇濛溪村等新村聚居点和立体农业示范园、金宝新区、星光工业园区等地,对平昌在推进城乡一体、两化互动、三化联动中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许。 在元山法庭调研时,王强指出,法院争创一流,最核心的是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把争创工作的落脚点放在“让人民满意,让党和政府满意”这个目标上。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构建城乡一体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元山镇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先行先试区,积累了一定经验,也存在不少矛盾和困难,平昌法院和元山法庭要通过重大典型案件的审理,在加强司法决策调研、司法建议、法律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出成效,不断提升服务中心和大局的品位层次。 西兴法庭现有一审一书一安保3名工作人员,截止目前共审结各类案件173件,调撤率为89.86%,且无一上诉、无一信访案件。面对6个乡镇,约10万人口,该院的工作方法主要依托大调解机制,坚持巡回审判、送法上门。巡回审判率达到了60%左右。 王强强调,巡回法庭根植于基层,是审判工作的前沿阵地,处在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线,是人民人民法院工作的基础和窗口。为民要用一种老百姓可以感受和信任的方式去体现,要靠一种善良朴实的品质去支撑。平昌法院派出的9个法庭辖区面积大,人口多,案多人少的矛盾突出,因此一定要下深水、用真功、办实事,用实际行动和效果赢得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认同。 创新,树标杆带全局 在江口法庭,在墙上悬挂了一幅幅图片,每一张图片都有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这是平昌法院今年开展的示范人民法庭创建、化解涉诉信访、司法调解、网上办案等四项竞赛活动中各人民法庭创新中的一个个缩影。 “开展‘四项竞赛’活动以来,极大地激发了争创“两个一流”的内生动力,在全院特别是人民法庭形成了推陈出新、你追我走、竟相发展、勇争一流的浓厚氛围。”该院党组书记、院长彭俊介绍道。 在全省争创“两个一流”千帆竞发的态势下,巴中既无人才也无物质基础上的比较优势,打造一流人民法庭是争创“两个一流”的重要方向和载体,完全符合巴中老区和山区实际。 王强要求,下一步要组织四县区法院到广安协兴女子法庭等先进法庭学习参观,把好的经验带回来,与本地的好做法进行嫁接,再形成巴中的特色品牌效应。第二步,在明年适当时候,召开全市示范人民法庭现场会,展示示范法庭创建成果,形成引领幅射效应。第三步,通过2—3年努力,巴中“一庭一品”的格局全面形成,一批先进典型成长起来,法庭建设成为巴中的一道靓丽风景。 责任编辑:
纪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