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律实务> 要闻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政法队伍加强党性修养的着力点与途径
作者:李向阳 陈红源    发布时间:2012-12-11 08:57:49


    中国的政治建设关键在党政建设。党的建设是十八大报告着重论述的一个问题,在整个报告中,这一部分的篇幅最长,地位也最重要。

    关于党的建设,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政法工作关系到社稷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国家的和谐稳定,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政法工作的性质和使命对其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作为政法队伍中的一员,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其他业务人员,需要不断加强道德品质修养、政治思想修养,文化素质修养,法律业务修养及党性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完成神圣的使命,才能无愧于党的事业、无愧于人民的信赖和嘱托。

    在政法工作者亟待加强的诸多修养中,党性修养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许多发生在政法队伍中的渎职或腐败犯罪行为,如重庆的薄王事件,归根结底都与当事人党性原则不强、思想动机不纯有关。因此探究党性内涵,把握它的本质特征及弄清党性修养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首要问题。

    一、党性与人性的概念及其内在联系

    凡物皆有性。“性”即本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的特性。党性是政党产生以后政党之间借以互相区别的本质特性以及政党为保证这种特性而对自己组织成员的品性要求。人性是人之进化为人而从根本上区别于其他生命有机体(动植物)的本质特性,它们都属于精神方面的属性。那么,党性与人性有何内在的联系呢?

    (一)从内涵上来说,党性内容来源于人性。

    世界上不论是何种政党,其党员都是人,因此一个政党的党性内涵往往与其党员个人的人性内涵紧密相连,从这个方面来说,党性首先是建立在党员个体的人性觉悟与修养的基础之上的。

    (二)先进性政党的党性源于人性向善的一面,是对人性的提炼与升华,反映了人性向善的趋势和前进方向。

    人性的内涵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范畴。从广义来说,人性的内涵十分丰富多彩,常常以互为相反的两面性呈现出来。比如,心底善良与阴险恶毒,大公无私与自私自利,安贫乐道与贪得无厌,积极进取与消极反动,公平正义与偏私狭隘,团结协作与勾心斗角,忠厚踏实与奸诈浮漂,言行一致与口是心非,诚实守信与背信弃义,表里如一与两面三刀,光明磊落与阳奉阴违,方正不阿与圆滑世故,舍身取义与明哲保身,立场坚定与见风使舵,耿直老实与八面玲珑等等。

    从狭义来说,人们平常所说的人性,特指上述成对出现的人性因素中积极的一面,美好的一面,阳光的一面,向善的一面,也就是公众心目中好人应具备的人性。因为人性较之于兽性的一个最大不同在于,人是有理性、有理想、有良知、有向善的道德愿望的。所以,人们平常口头上所说的人性,就是善人所应具备的人性,这种人性的闪光面,它代表了人性进步的前进方向,也是人性发展的主流,理应成为先进性政党的党性要求。另一方面,先进性政党,一旦成为整个社会公认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其党性的倡导与带领下,人性的内涵也会越来越进化、境界也会越来越高远。

    (三)共产党人的党性是纯洁的、崇高的人性的集中反映。

    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人,其人性组成因素往往不是单一的、纯粹的。个体的人,不论其性别,不论其贫富,不论其地位高低,其人性往往具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在人性的善恶因素中,他或多或少,或重或轻,都可能具有几种或多种不同的成分。而共产党人的党性,其阶级性和先进性要求他的宗旨必须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是利他主义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三个代表”的角色要求,决定了其党性的组成因素必然是纯粹纯洁的,彻底无私的,表里如一的,崇高向善的。我们常听到一句话:“共产党员也是人”,这句话尽管道出了共产党员与一般社会意义下的“人”的属性关系,但绝不应该成为共产党员把自己混同一般百姓的理由,在共产党员身上,既要讲人性,更要讲党性,共产党人的党性必须严格地界定在人性向善的那个范畴之内,绝不能游离于两面性或多面性之中,真不能掺杂半点私心杂念。在党性要求下,每一个合格的共产党人都应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四)共产党人的崇高党性是在不断修养锻炼中提高和保持的。

    人性往往是双面或多面的,人性的这种构成特点,究其形成的原因,有先天的遗传因素也有后来的环境因素。后天的因素如,人所处的现实生活环境,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条件,特定的家庭、社会环境等等,在这些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经过岁月的碰撞涤荡,逐步积累,慢慢沉淀就会形成相对稳定的人性,这种相对稳定的人性常常表现为人的性格。人的性格形成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性格也是会发生改变的。具有双面或多面性格的人,在其性格特征中,有稳定的人性成份,也有不稳定的人性成分,不稳定的成分在特定情况或特定条件作用下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虽然说“江山移改,秉性难移”,但难移并不等于说不能移,事实证明人的性格是可以变化的。相对于人性的可变性和复杂多面性,共产党人的党性是不允许呈现出多面性、易变性的,也是就是说共产党人的党性必须要纯洁、要坚定。一个政党只要其宗旨不变、使命不变,那么其党性中的基本要求就不会改变。针对易变的、多面的人性与不变的、纯粹的党性之间的矛盾,党性修养就成了共产党员终生的必修课。“苟不教,性乃迁”,我党历来倡导在党内大兴学习之风,把对党员的教育学习和党性修养始终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倡导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论职务如何变化,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不论所处的环境怎么变化,全体党员都要通过不断学习锻炼,提高党性修养水平,永葆党性原则坚定不移。

    二、中国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内涵

    (一)党性修养的涵义

    党性修养也称党性锻炼,党性修养就是把党性要求同传统修养方式紧密结合起来的党员自我提高的方法。刘少奇在《论共产党人的修养》一文中认为,党性修养就是共产党人自觉进行本质改造,就是要求党员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全部过程中自觉地按照党性原则办事,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其实质是把党的先进性内化为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转化为党员的行动指南,党性修养是永远保持党员先进性,做合格共产党员的必由之路。

    (二)党性修养的主要内容

    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内容很多,一般包括五个方面,即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第一,理想信念

    就是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理想信念是党性的精髓。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作家巴金说过:“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支撑“人”字大厦的支柱除了物质因素之外,还有一个精神追求和理想信念,尤其在艰难困险面前,信仰是支撑人的强大武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党员理想信念动摇,认为“共产主义是远的,马列主义是空的,金钱物质是硬的,个人利益是实的,聪明人不想远的、丢掉空的、掌握硬的,大捞实的。”这种彻头彻尾的物欲主义和金钱至上的认识实际上就是丢掉了远大的理想与信仰。只盯着眼前的一点恩怨得失,斤斤计较于一点小恩小惠,甚至为了中饱私囊而不惜牺牲公共利益、损害人民利益,势必会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身陷囹圄的贪腐变质或徇私枉法分子,后悔自己最初走错第一步的原因,往往就是“理想信念的动摇”。所以共产党人加强党性修养,要经常注重自己的理想信念方面的修养。永葆理想信念不动摇,最主要的就是要在指导思想上,始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第二,宗旨观念

    共产党人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始终践行大公无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性要求。为人民服务是党性的核心,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只有同为人民服务的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新时期,在执政理念上落实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大力倡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要牢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因为这些都是新时期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具体化要求。

    第三,组织纪律

    组织纪律,是维护党组织团结统一的原则与规范、其核心是贯彻和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强组织纪律意识可从如下两个方面来体现:

    一是增强组织意识,为党尽责分忧,对党充满信心。

    古人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现实来看,党委班子及党组织的团结与否,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与否,每个党员都有责任。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增强组织观念,做好组织分配的每一项工作,自觉为民尽责、为国竭力、为党分忧。”

    二是增强纪律意识,与党同心同德。

    党的纪律是建立在自觉、严格、平等的基础上的,对每个党员都有同样的约束力,都必须严格遵守。要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

    从心理学原理看,人们的内心一般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法律,告诉自己不能违反党纪国法;二是道德,告诉自己不该做什么;三是心灵,告诉自己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主宰心灵世界的应该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先天下之忧而忧、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价值观,我党历来所倡导的党性要求,就是这“三观”的集中体现,因此作为党的一分子,必须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律能力。

    第四,思想作风

    思想作风,是指党员干部在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上所表现出来的一贯风格和基本态度。我党的指导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每个党员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都要自觉运用和贯彻落实好这一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思想才能对路,行为才能更先进,作风才能更扎实。

    第五,工作作风

    工作作风是指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形成的一贯态度和风格。作风是力量,是形象。作风事关党风,影响民风。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作风、败在作风;一个干部的形象,好在作风、坏在作风;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态度,敬佩的是作风,反感的也是作风。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所以,加强作风修养,是党性修养的永恒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三、政法工作对从业人员的党性要求

    党性修养不仅仅是党员干部的事,也是每位国家公务员的必修课。对政法工作者来说,党性修养不但关系到政法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也直接关系到政法工作者的前途和命运。

    一是政法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所有从业人员都得以高度的党性原则来严格要求自己。

    如果是其他工作,从业人员只要懂得相关的业务知识和职业素养就可以胜任了,但我国政法工作的性质与任务决定了所有从业人员都得以党性原则来严格要求自己。这是有中国特色的政法工作的内在要求。

    对政法干部而言,廉与德、能、勤、绩的关系就好比“1”和“0”的关系,在廉政建设上,过去的功劳不能折抵腐败的罪过。一旦廉洁出了问题,一切都会否定。腐败问题,令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也严重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加强党性修养的意义重大,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能够促使党员干部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是政法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在工作中都要处处严肃谨慎,时时保持政治敏锐性和法律严肃性。

    政法工作者加强党性修养,第一位是政治修养。

    什么是政治?政治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社会民众在政党组织的领导下,以某种政治路线为指导思想,进行公共秩序的治理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分配的社会活动。从政,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政治目的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复杂而残酷的斗争,具体来讲,就是以什么为指导思想,听谁的指挥,依靠团结维护什么,打击抵制反对什么,实现什么预期目标的过程。政法工作首先要讲政治,讲政治,就是要求永葆党性,不但思想观念要与时俱进,而且工作作风要讲民主、讲程序、讲方法,不但在党的组织纪律上要强要过硬,而且在行动上要与党组织保持统一、步调要一致。党性观念强,政治修养过硬,觉悟就高,政治敏锐性就强,在关键时刻就会坚持好原则性,就会在言行上严格要求自己,能够杜绝违法乱纪行为,从而使自己的从政生涯实现平稳起飞、大展宏图、安全着陆的理想目标,既利国利民、又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目标。

    政法工作不但要讲政治,而且要讲法律。法律是政治的工具,从事政法工作,一方面要服务政治大局,一方面又要遵守法律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如何在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法律政治性的同时,遵守法律内在的严密性,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法的精神和价值,这对政法工作者来说是永远需要修炼的一门功课。政法工作者只有不断提高政治修养,才能正确理解并处理好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辩证关系,避免本职工作中的各种失误,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可悲结局的发生。

    1、政治修养的内涵及要求:

    政治修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要坚定

    就是思想上不摇动,行动上不出错。共产党的干部一定是姓党,立场一定要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心中只能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一心为党、一心为公。在原则面前不能有任何含糊,不能以任何理由或私心杂念讨价还价、徇私询租,不能拿原则做交易。

    二要忠诚

    要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民族、忠诚于人民。一个人如果没有忠诚,每天以虚伪的面孔对人,固然能骗得了一时,但骗不了一世;能够骗得了某个人,但骗不了所有的人。

    三要清醒

    就是在关键时刻、危难关头,掂得出轻重,分得清是非。这主要体现在六个“不”上:在危险面前挺身而出,不退;在困难面前坚忍不拔,不倒;在成绩面前戒骄戒躁,不飘;在生活面前勤俭节约,不奢;在荣誉面前泰然处之,不争;在胜败面前一如既往,不停。能做到这六个“不”字,可以说,头脑算比较清醒了。

    四要敏锐

    即政治嗅觉灵敏,政治鉴别力强。有的人是好人有好心,但对一些事缺少清醒的认识,敏锐性不强,最终也会犯错误。

    2、提升政治修养的关键

    提升政治修养,关键是做到“四讲”:

    一是讲大局

    就是要跳出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一切服从和服务于大局利益。

    二是讲理想

    既要讲远大理想,又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想要符合实际,一旦脱离现实,就会变成空想、幻想。理想之树,只有扎根于现实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

    三是讲责任

    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无论是当领导,当下属,还是当丈夫,当妻子,当儿女,都要讲责任。一个人没有责任心,就会被人看不起,自然也无法赢得别人的信任。

    四是讲原则

    讲原则,不仅仅是个人的思想、品德、作风和素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党性问题。原则就是立场,原则就是灯塔,原则就是高压线,原则也是安全的边界和行为的底线。一个没有原则性的人,就是没有大是大非观念的糊涂人,敌我不分,是非不分,注定不会有大的作为。

    三是政法工作要求从业人员要常怀忧国忧民之心。

    政法工作者需要经常直面各种社会矛盾和焦点,定纷止争,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社会和谐进步保驾护航,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使政法工作者能更深刻地了解到社会的弊端和人性的弱点,也能更充分地认识到现行制度或机制的薄弱环节。政法工作者加强党性修养,就是要求,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首先要以社会效果和人民利益当先,其次也要为社会的综合治理和管理创新出谋划策。政法工作,既是为民解困也是为党分忧。因此,常怀忧患意识,常怀忧国忧民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是政治工作者党性修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是政法工作要求从业人员要有健康平稳的心态、高度的理性、丰富的政治法律素养和过硬的党性修养。

    政法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经济平稳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政法工作者手中掌握着举足轻重的权利,生杀与夺,关系重大,如果心态不正,党性不强,行为不俭,修养不高,理性不强、要求不严,就会感情用事,进而成为糖衣炮弹的俘虏,利用手中大权投机钻营大搞权钱交易,由此退化质变为腐败分子,将自己沦为阶下囚,最终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所以加强以党性修养为核心的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既是搞好政法工作的要求,也是关爱自己前途命运的要求。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一个决定因素,有怎样的人才能办成怎样的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党性特征,从而也决定了广大党员及干部队伍必须具备大公无私的品德修养、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团结一致的组织纪律、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乐于奉献的公仆意识,坚定不移的崇高理想,勇于担当的神圣使命。这些因素不是天生的,是需要从学习实践中不断积累的。道德品质是引航领路的指南针,真才实学是干事创业的垫脚石,党性修养是掌握航向的方向盘,加强以党性为核心的各方面的锻炼,不断提高各项素质,是共产党人一生的必修课。

    (作者单位:河南省西峡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孟珂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