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公安> 公安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安徽省政法机关建设"文化墙"巧借徽元素弘扬法治
作者:李光明   发布时间:2012-12-19 13:51:41


    安徽省宣城市公安局每名新进警员报到时,都会先到该局文化画廊走上一走。这条30多米长的画廊没有气势豪迈的警队训语,有的却是“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等古代思想家的告诫和配以图文解说的法治史演变。

  以文化育精神、以文化塑形象,安徽省政法机关不断深入政法文化实践,整合多种文化资源,用鲜活的形式培育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而利用墙面平台,打造独具特色的墙体文化,成为安徽政法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展板”。

    吸取历史精髓树立法治观念

  宣城市公安局的历史画廊位于办公大楼二楼,走廊两侧的墙上横挂着用纸浆压成的画板,用一组形式活泼的艺术画将静态的古文形象地展现出来。

  “这组艺术画很有特色,古人的优秀思想对工作很有指导作用。”一位民警告诉记者,像“敬德保民”、“尚礼崇义”等典故,就是提醒民警要礼待群众,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

  宣城市公安局在墙面上下功夫、做文章、建文化,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切入点,让民警吸取其中精髓古为今用,融会贯通,树立起正确的道德思想和法治观念。该局还开辟公安廉政文化专栏,直观表现出亲人的嘱托和希望、入警誓言、公安工作感悟等,让民警时时不忘家人的期望,谨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宣城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杜明克说,宣城公安注重将警营文化和墙面宣传有机结合,以文化活动的方式,强化公安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民警服务群众的意识和水平,促进公安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据了解,该局在去年全省16个地市级公安机关绩效考核中名列前三,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也逐年提升。

   “文化桥”培养民警兴趣爱好

  警力不足是目前公安机关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安庆市公安局坚持向素质要警力,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警营文化,推动民警增长知识、提升素质。

  在该局两层办公楼之间,有一条约30米长的“文化桥”,墙壁上装裱着民警的书法作品,书写了对公安工作的切身感悟,还有许多摄影作品,真实记录了破案瞬间。在文化氛围的调动下,不少民警有了业余时间“拿起笔杆子”的爱好。

  “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是释放紧张、解除疲劳的最好方式,能够培养民警文化情趣,帮助他们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安庆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范先汉说。

  如今,安庆各级公安机关都设立了“小文化长廊”、“小宣传橱窗”、“小阅览室”、“小荣誉室”和“小健身房”,使民警开展文体活动有场所、有依托,并定期组织开展交流比赛,重点挖掘和培养特长民警,调动民警的参与热情,充实了民警的业余生活,使警营文化建设更贴近生活、更具有活力。

     徽元素主题墙弘扬公安精神

  “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能育人”,合肥市公安局瑶海分局已经把这个口号变成了现实。

  在瑶海区公安分局办公楼里,每个楼层都有一面主题墙,每个部门都有若干个板块。以弘扬合肥公安精神为主线,各部门根据岗位特征,将指挥中心文化、政工文化、刑侦文化、治安文化等融入徽元素,用木雕、铁艺等艺术形式展现公安精神、部门职责、从警誓言、励志短语。大楼公共区域还设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警营之星”、亲人寄语等板块,把民警的工作照片、亲人话语贴在上面。这些设计与制作增强了队伍的集体荣誉感、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

  但在警营文化建设之初,瑶海公安分局曾因条件较差遇到了瓶颈。分局局长陈海斌介绍说,通过多次向外地同行求教和开会研讨,该局确定了“分局带头、典型示范、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警营文化板块模式就是论证30多次后的结果。

  “营造舒适健康的工作环境,让民警快乐工作、幸福生活。”陈海斌说,这一理念已经根植于分局600余名民警的心底。

    公示裁判文书打造阳光司法

  走进广德县人民法院办公大楼,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门厅外一块大型LED电子显示屏,每天滚动播放法治名言警句。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大厅展示栏区张贴的“裁判文书”,吸引不少群众驻足观看。

  据了解,广德县法院不仅开辟了裁判文书展板,还推行裁判文书上网,建立良好的与网民沟通机制,实现阳光司法常态化,树立司法公信。

  该院院长许良永介绍说,行为文化是法院文化的外在表现,广德县法院采取立案公开、审判公开、执行公开、审务公开、文书公开以及廉政公开6项公开措施,打造阳光司法,满足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供全院干警观摩、学习与借鉴。

  文化建设已成为广德县法院各项工作持续发展和整体工作上水平的“引擎”。通过行为文化引领,该院先后开展了“院风建设年”、“信息化建设年”、“案件质量年”等活动,全院队伍建设、审判工作、基础建设等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广大干警的司法理念、职业素养也发生了可喜变化。

    文化沃土加强检察队伍建设

  淮南市人民检察院历史文化馆四周的墙壁上,嵌满了文字与图片。通过这一“窗口”,人们可以看到到该院建院以来的风雨历程,以及全院干警不辞辛苦的工作剪影。

  淮南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文化巨著《淮南子》就诞生在这里。依托这一优势,淮南市检察院不断尝试检察文化建设对内凝聚力量、对外塑造形象的新道路。2005年,该院以新办公大楼正式启用为契机,组织全市检察机关格言警句创作征集活动,从中精选出108条,邀请书法家书写,并配以20多幅山水画,装裱悬挂在办公大楼的走廊和办公室里。这次有益的尝试揭开了检察院墙体文化的序幕。

  “文化的要义在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淮南市检察院检察长许治安说,创建文化组织与阵地、开展文化活动,可以强化干警爱岗敬业、创新发展的意识,再将其外化于规范有序的管理制度、创先争优的具体行动,培养出一批“检察业务尖子”、“办案能手”,实现法律监督业务能力、执法办案能力齐头并进。我们坚信,只有文化的土壤肥沃了,队伍这棵大树才能枝繁叶茂。



来源: 法制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