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蓬安法院:真抓实干促进步 敢拼敢搏争一流
作者:胡文军   发布时间:2012-12-26 08:27:18


    2012年,四川省蓬安法院瞄准“两个一流”,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审判执行、质效管理、队伍建设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民一庭被评为“四川省法院系统先进集体”,信访维稳、调解执行等工作得到市委、县委及中院的表彰,26人次获得省、市、县各级荣誉;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4211 件,审执结4102件,结案率达97.41%,质效考评总评估值已进入一流。

    一、顾大局、谋发展,创一流审判业绩。全面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依法惩治刑事犯罪,严厉打击故意杀人、抢劫等暴力性犯罪案件32件33人,惩治抢夺、诈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20件22人,筑牢了安全防线;加大人权保障力度,依法为6名被告人指定辩护人,对具有自首、立功等法定从轻、减轻情节的58名被告人依法予以从宽处理,审结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21件27人,15人被判处非监禁刑,帮助他们改过自新。全面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积极化解民商纠纷,全年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2495件,审结2399件,其中调解结案和当事人主动撤诉的案件达578件,调撤率达到 23.32%,实现案结事了、胜败皆服。徐家法庭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矛盾纠纷大调解先进集体”, 4名法官被市委、市政府及市中院评为办案、调解能手。坚持“保护与监督并重”,有针对性提出司法建议6条,被采纳4条,培训国土、卫生等行政执法人员200余名,促进了依法行政。推进“阳光执行”,构建执行长效机制,严格推行“三公开”、“三告知”,通过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费等措施加大对“老赖”的执行威慑,共拘留被执行人48人,查询银行、国土等1600余次,督促当事人自动履行339件,有力缓解了“执行难”。

    二、重民生、添举措,争创一流司法服务。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回应群众诉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司法满意度指数。完善便民诉讼机制,加强巡回审判,打造涉民生案件绿色快车道,加强判后主动释疑和判后回访工作,促使当事人服判息诉。全力排解信访骨头案,通过诉求甄别、听证调查、教育协调、困难救济等方式,成功化解了一批信访“骨头案”,圆满完成十八大期间的信访维稳工作。成功化解了姚某等2件2人赴省进京越级访的信访“骨头案”,成功与杨某等3件3人到市上访、闹访的信访人签订罢访息诉承诺书,实现零赴省、零进京、零非访的“三零”工作目标。加强司法宣传力度,积极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校园”活动,邀请学生进法院、进审判庭,感受法律权威、增长法律知识。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为93名案件当事人减、免、缓交诉讼费8.7万元,为213名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落实司法救助金15.1万元;为结对帮扶对象、挂包帮联系村社等捐资助物2.36万元。

    三、强素质、促提升,打造一流司法队伍。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用提升队伍素质来撬动整体工作的提升。一是营造风清气正环境。加强“五型”班子建设,推行中层干部公开竞争上岗,畅通人才流转渠道,形成人人思进、个个争先的工作格局。二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干部作风整顿”等活动为载体,组织干警深入领会十八大精神,切实增强宗旨意识。三是加强职业能力建设。举办“青年法官论坛”,开展岗位练兵,内邀专家教授来院授课,外派干警学习培训,积极组织演讲比赛凝力润心,夯实了能力素养。多篇调研、工作简报被上级法院采用;多篇新闻稿件被《中国法院网》等新闻媒体采用。四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强化“一岗双责”,推行党员干部佩戴党徽上岗和廉政承诺制度,严格执行“五个严禁”,向当事人发放廉政监督卡,促使干警看得见风险、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

    四、严管控、细流程,争一流审判质效。着力强化审判信息、效率、质量、绩效与层级“五大管理”,构建“以信息化为载体的审判管理体系”,整体质效指标进入“一流”。一是完善流程评估体系。运用流程管理系统定期对收结案、审限、结案效率等案件流程情况进行分析,严格管控延期审理案件,防止隐性超审限,确保案件上网的准确同步、完整规范。依托全省审判质效评估体系,通过周提示、月通报、季分析动态管控案件质效指标,通过审判质效评析会,找问题,促提升。二是推进案件质量管理。完善出台《蓬安法院案件质量评查标准表》、《蓬安法院主管院长、庭长电子档案检查标准》等多项制度;全面开展裁判文书评查,深入开展重点评查、专项评查和网上办案抽查等活动,主动提升案件质量。三是优化绩效考评效果。把岗位考核目标与质效指标对接,把综合部门考评目标从业务部门分离,把干警的工作绩效与奖优晋职挂钩,充分发挥绩效考评的激励作用。

    五、强保障、重监督,争创一流发展环境。加强安保装备建设,配齐法警处突装备和单警装备,安装门禁系统,筑牢法院安全环境。推进信息化建设,完成投资200余万元的审判楼装修工程,建成科技法庭1个,视频电视电话会议室2个,优化办公数字环境。一年来,共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50余人次旁听36起案件的庭审,办结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32宗,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责任编辑: 纪颖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