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寒冬里的两张开心笑脸
作者:肖乐新   发布时间:2012-12-29 10:46:04


    12月21日傍晚7时许,我和书记员小李走出办公大楼时,天早已完全黑了下来,寒冷的夜空飘起了细密冰冷的雨丝,街道上华灯竞放。

    刚到垸门口,有人朝我们喊,“两位法官老乡,无论如何要给个面子,去吃个便饭。”来人叫林俊炎,十来分钟前我们刚刚调解结案的被告。“你们为了我的案子忙到这么晚,还饿着肚子,真让我过意不去。”三番五次地邀请,看来盛情难却了。但一想到双方虽然达成了还款协议,说话能否算数还真是个未知数,我说道:“老林,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老父老母都在家里盼着呢。我和你立个君子之约,等你年底兑现第一期6万元时,我们一起去吃卤杂面!”见拗不过,他又紧紧握着我们的手连连道谢,满口答应。脸上开心的笑容在路灯的照耀下,让人心里暖融融的。

    2008年,武汉人王道林与汉川人林俊炎共同投资某工程。王中途退出后林出具了借条。因林长期在外,王道林于2012年11月初起诉到法院。案子一转到手上,我就在心里嘀咕:又是一个头疼的“空巢案”!这类案件的被告往往常年在外,居无定所,一年难得回家几日,法律文书的送达一直是基层法院案件审理面临的难题:不是吃闭门羹或者被告亲属不配合,就是邮寄的材料被退回,很多案件不得不走漫长的公告送达程序。由于林俊炎老家还有年迈的双亲,我们决定先发封快件试一试,并把开庭时间定在12月24日。

    11月12日,快件发出约一周,我接到了林俊炎从石家庄打来的电话。原来,林父收到快件后,立即催促他尽快与法院联系。说实话,“空巢案”办了不少,但被告这么快就主动联系法院还真少见!他说自己最近手头有个工程正忙,但会争取在月底到法院协商还款。我叮嘱他安排好回程日期后,一定记得电话通知我。

    12月21日,星期五,下午临近下班时,林俊炎打来电话。还没等我开口,他说自己就在法院门口,说忙乱中忘了提前通知我。望着窗外渐渐黑下来的天空和冷风冷雨,我一边告诉他去第2接待室,一边在心里埋怨:迟不来,早不来,偏偏这个时候!见到我,他先是一个劲地道歉,突然话锋一转:“我今天来是想请你们吃饭,希望案子上多关照。明后天我要赶回石家庄,24日开庭我会委托律师过来。”明白他的心思后,我一面询问案情,一面盘算着应对办法。我们的交流两次被他来自石家庄的电话打断。看来所言不假,开庭他肯定到不了。而通过刚才的交谈,如果双方能当场沟通协商,案子完全有可能达成协议。错过时机,不仅双方利益得不到保证,结案也会费力得多。无论如何,这饭不能吃,必须力争双方迅速进行庭前调解!想到这里,我立即查阅了王道林的委托书,心里有了主意。

    当我婉言谢绝吃饭邀请,讲明组织双方庭前调解后,林俊炎抬腕看了手表,脸上露出吃惊的表情。随后,我立即电话联系上王道林。老王在了解情况后,在电话里喃喃自语:“要不我现在马上开车过来?不行,雨天路冷,天又黑,太不安全了……实在不行还是,24日开庭吧。”听着他焦急的声音,我提醒他可以通过双方电话协商进行调解,并通知他先前委托的本地律师到场。老王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几番电话下来,双方终于达成了还款协议:林俊炎当场还款2万元,余额10万元分三次还清。

    12月24日上午,王道林与律师早早来到法院,郑重地在协议上补签了自己的名字,领取了2万元兑现款。临走,嘴里还不停地说:“没想到,法官周未加班一小时,就解了我四五年的心结。”望着他满脸的喜悦,我和小李相视一笑:就为寒冬里的这两张开心笑脸,累一点也值!



责任编辑: 纪颖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