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公安> 公安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因地制宜创新警务模式 依托群众构筑安全屏障
作者:程均   发布时间:2013-01-09 09:30:27


    今年1月5日,内蒙古呼伦贝尔乌布尔宝力格边防派出所接到草原110报警,成功救助遭暴风雪围困3个小时的牧民包双喜母子;1月7日凌晨,新疆克州吐古买提边防民警接到110指令,及时转移21名被大雪围困群众;同日,辽宁鲅鱼圈边防检查站依托边检110和边检协管员,成功查获走私化妆品27箱、抓获涉案人员4人……这是记者日前从公安部边防局获悉的公安边防110接处警系统服务保障民生、维护边境安全的一起起生动案例。

    据了解,近年来,全国公安边防部队结合公安边防工作特点,因地制宜,在边境沿海地区积极探索实践110接处警服务快速反应机制,逐步形成了极具地域特点的边境110、海上110、草原110、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接处警系统等一系列特色接处警服务机制,在深入推进爱民固边战略、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保障民生、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去年7月21日,福建漳州边防支队海上110官兵连夜出动, 在2小时内成功救助万吨集装箱货轮“仁建壹”号上一名胃穿孔的病危船员。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公安边防部队就开始在全国沿海组建覆盖我国沿海渔村、码头和港口的海上110治安报警服务指挥系统,24小时快速处理报警信息,目前已全部纳入公安机关110网络平台。据统计,2008年以来海上110共接处警近5000起,航程约27万海里,办理刑事、治安案件1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近1000名,实施海上救助947起,救助人员1947名、船只316艘。

    以快速反应为目标的警民联动治安防控新体系——边境110集打防管控和服务于一体,覆盖了我国边境沿海的一线农村和牧区。在此框架下,公安边防部队还推动地方党委政府建立了护边员制度,组建治保会、十户联防、护边员、路长制、护港队等群防群治组织2.77万个、成员13万人,共协助破获各类案件1.2万起、抓获违法人员1.3万人,救助灾害事故6400余起、安全转移群众25.5万人,挽回经济损失2亿元。吉林边防总队研制开发的“十户联防”报警系统让群众足不出户、坐在炕头上就可以报警,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老百姓“炕头上的110”。一次,吉林长白十四道沟镇发生一家三口被杀案件,村民李某发现后立即通过十户联防报警系统报案,犯罪嫌疑人韩某被迅速赶到的边防民警成功抓获。

    1998年创立的草原110已成为独具公安边防特色而享誉全国的警务工作模式,被牧民们亲切的称之为身边的“守护神”。去年1月19日,锡林郭勒宝格达山林场的王凤娇老人突发心脏病,通过草原110报警后被当地边防民警紧急送往医院救治,老人转危为安。十余年来,草原110共破获偷渡、走私、贩毒等各类刑事案件125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00余人;查处治安案件5480余起、违法人员6500余人;帮助抢救遇险、病重群众570人次,扑救火灾210起;为群众提供服务6万余次,帮助牧民找回失散牲畜近5万头,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000余万元。

    去年1月14日,“盛泰11号”商船在湄公河会龙河口遭遇枪击,船主汤某的求救短信发到了正在执行巡逻执法任务的中老缅泰联合船艇编队指挥所北斗通信平台。联合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果断处置“盛泰11号”商船遇袭事件,并将商船安全护送抵达关累港码头。自2011年12月中老缅泰四国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启动以来,公安边防部队搭建的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接处警系统已向湄公河航道内商船发送安全提示信息225条,成功救助14艘中国遇险商船,打捞沉船1艘,为280余艘商船进行了护航,成功处置了多起中国商船遇袭事件,有效维护了湄公河航道安全。该系统也因此成为公安边防110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2月22日,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接处警系统接到报警称“海鹏号”等7艘中国籍商船遭到不明身份武装袭击,联合巡逻执法船经过3个小时夜航迅速赶赴商船受困地实施警戒保护,并于次日护送7艘中国籍商船及3艘老挝籍商船安全抵达老挝金木棉码头。



来源: 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