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法官风采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逆境中,他们一路高歌前行
作者:杜雪霞   发布时间:2013-01-29 14:59:19


    在河南省中牟县人民法院,有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成员不多,却办理着全院近二分之一的民事案件;他们困难重重,却精诚团结、恪尽职守、秉公办案、勤廉高效;他们用对法律的忠诚与智慧,用对老百姓的深厚感情,用持之以恒与不懈努力,公断出一起起胜败皆服的纷争,收获着一个个令人欣慰的硕果……他们就是——在逆境中一路高歌前行的“民一人”!

    领航人——王大凯

  民一庭,既是指导庭,更是业务庭。在这里,除指导法庭工作外,还要受理其辖区内的一般案件,并承办各类疑难复杂大案,其责任之重、压力之大自不待言。

  尤其是2009年,对于中牟法院民一庭而言,是一个困难重重的年头。新收案件与日激增,审判人员因调动减少,案多人少的矛盾极为突出,从而导致案件整体质量不高,发回改判不断,现有成员畏难情绪严重,整体士气低落。

  好的局面的打开,需要一个好的领航人。该庭庭长王大凯自接任庭长一职后,积极面对各种困难,迅速整顿思想,全面展开工作。针对与日俱增的案件,结合现有人员的办案经验与特点,分成数个工作小组,有针对性地审理案件。他自己更是身先士卒、勇挑重担,承办重大系列诉讼。中牟第一街这个系列案,当事人一方多是下岗工人或农民,购买商铺实属不易,但经营却达不到预期效果,遂起诉至法院,想要解除合同。而他们的背后,则有更多的购买人在持观望态度。为了避免引发更大的矛盾,达到案结事了,庭长王大凯与其他合议庭成员一起亲自实地勘验,庭后又多次耐心地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协调解决方案,甚至不止一次地牺牲休息时间,终于让曾经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的双方握手言和。

  为提升全体成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树立廉洁意识,激发士气,庭长王大凯每周周五定时召开庭务会,及时传达各种会议精神,组织学习各种文件、新颁布的法律,统一法律文书标准,通报各组工作情况,研讨案情。在他的带领下,全庭上下不再一味抱怨人少案多压力大,而是积极开展学习讨论,互相鼓励,相互竞争,自2009年5月份开始,全庭还主动将每周五天工作日调整为每周六天工作日,民一庭再次焕发出新的活力。

  调解高手——陈丽娟

  副庭长陈丽娟在民一庭乃至整个中牟法院来说都是一个调解高手。经她调解的案件数不胜数。

  2009年,中牟数所高中教师前往郑州评改考试卷途中发生车祸,几十人均不同程度受伤,后这些教师纷纷起诉至中牟法院。民一庭将该批案件全数交由陈丽娟承办。因被告方比较多,且部分被告住所地在外地,发应诉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陈丽娟想尽一切办法,用尽所有的合法途经,最终送达全部被告,期间,陈丽娟还进行了大量的阅卷工作。待对案情了如指掌后,陈丽娟认为调解时机已经成熟,随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先是背靠背,待双方情绪都稳定后,再让双方当面协调,不停地在双方之间进行沟通,连午饭都到不上吃,最终成功调解全部案件。

  攻坚能手——赵海涛

  副庭长赵海涛亦是中牟法院有名的办案能手之一。在民一庭各审判人员中,他负责承办发回重审及劳动争议案件。这类案件相对复杂,难度系数大,且时间较长,有些劳动争议案件甚至发生在十几年前,但素来具有超强攻坚能力的赵海涛却能一点点理清头绪,找准突破口,成功处理案件。

  2009年的一天,一起案件转到了赵海涛手中,随后,当事人的父亲——一位头发花白身体瘦弱的甘肃老人来到办公室。当赵海涛问明情况,指导老人办理好相关保全手续后,连夜迅速地将被告的工程车予以查封,以保证案件能够顺利得到处理。他还开解老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咱得好好活着!”被告因为工程车被查封,第二天一大早就主动找到了赵海涛,经过讲解法律,被告同意一次性赔付原告五十多万元。原告得到了救命钱,老人拿着救命钱泣不成声,连声说:“感谢河南好法官!感谢中牟好法官!”

    

  “事故调处专家”——朱兆静

  交通事故案件的特点是:赔偿项目多,赔偿数额大,处理过程中往往一家人亲戚朋友全到场,人多意见多,很难掌控局面。被誉为“事故调处专家”的朱兆静,承办了中牟境内全部的交通事故案件。再大的案件,对精力充沛的她来说都能轻松解决;再不明事理的当事人,对善于沟通的她来说都能被一一做通工作。

  有这么一宗案件,一大学生毕业后回乡创业,后出事故诉至法院。在调解过程中,经过做工作,被告方由原来的坚决不赔偿变成同意赔偿了,但双方却在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问题上发生了争执。朱兆静意识到,如果不能尽快拿出方案,调解工作将会前功尽弃。于是,她再次拿出原告提交的证据,指出原告户口簿清楚地载明系郑州市户口,用实实在在的证据让被告方再无托词,双方最终和解。

  农民的“福星”——袁国良

  在中牟法院民一庭所承办的案件中,有大量婚姻家庭、债务等传统型纠纷,这些案件全数落在了袁国良的肩上。看到老人年纪大,腿脚不方便,他就走出法庭,来到老人家中,在院子里开庭;作为债务人的被告躲着不露面,他就和原告一起千方百计地打听……特别是农民工案件,他常说:“农民外出挣个钱不容易,不能让他们的血汗钱就这样没了。”为此,他常常利用工作之余,拖着多病的身体,到欠薪单位做工作,到各行政单位进行协调。

  2009年7月份,一位赶了数十个小时、坐了一夜火车的湖北老人双手颤抖着将红艳艳的锦旗和感谢信送到了民一庭庭长王大凯手中,并坚称一定要再见见他们的福星法官袁国良,要亲自告诉他——他们全都领到了所欠的劳动报酬,要亲口感谢他帮助追回了他们奔波千里、讨要几年都没有得到的血汗钱。



责任编辑: 力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