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法官风采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立足基层 服务群众
——记全省法院办案标兵周忠改
发布时间:2013-02-17 11:48:34


     本网讯(通讯员 魏海艳)   周忠改同志是道县人民法院蚣坝法庭庭长,2007年他从道县法院政工室副主任的岗位到蚣坝法庭工作。蚣坝法庭辖2镇3乡,其中3个乡为瑶族自治乡,辖区总人口约17万,是道县人民法院最偏僻的一个法庭。在法庭工作以来,他坚持以维护辖区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案结事了为方向,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努力提高案件裁判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2012年,他共审结各类案件151件,其中调解结案108件,调解率达71.5%。2008年、2010年、2011年该庭先后三次被市中院评为先进,2012年,他分别被市中院评为优秀法官、被市委政法委评为调解能手;2012年,他被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全省法院办案标兵荣誉称号。

    多方求援做好法庭工作

    他认为法庭的工作需要社会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依靠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他把工作置于辖区党委的领导之下,尽可能的把工作向辖区党委汇报,积极寻求党委与政府的支持。由于他的汇报,当地党委、政府对法庭工作高度重视,将支持法庭办案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体系,明确要求乡(镇)派出所、司法所、各村委会、驻村干部积极协助,如今该庭在巡回办案时,除办案法官耐心地向当事人宣讲法律规定外,在场的乡镇领导和村干部也会从情理方面一起做当事人的工作,现在当事人对法庭工作无对抗情绪,他们相信法律的公正,这极大地减轻了法庭的工作压力,收到了很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释法明理做好审判工作

    基层人民法庭主要职能在于通过案件的审理,调节发生在农民群众中的各类纠纷,受理的案件绝大部分为民事纠纷,如处理不当,极易激化矛盾,在宗族势力影响大的地方,甚至有可能造成群体性事件,造成社会不稳定。在处理这类纠纷时,他注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要求自己的工作以维护辖区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他将调解工作始终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案件的审理中以人为本,加大调解的力度,通过自己认真细致的思想工作消除各种社会矛盾,力争做到双方当事人息纷止争。因农村法庭所接触的当事人绝大多数是农民群众,他们懂法不多,对法律的理解不够,绝大部分当事人纯朴、善良,但是也易于冲动、倾向暴力;他们相信法律的公正,又担心法院判决不公;相当多的当事人,根本不清楚证据规则,他们只讲事实,不注重提供证据。他在审理案件时,注重主动行使职权查明案情,对有争执的事实,主动的去调查核实,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对照法律当面向当事人讲清楚该案应依据法律规定的哪条、哪款,应如何处理,使当事人懂法后,明白该案的处理结果。通过以案释法,即使案件调解不成后,当事人也知道该案的大概判决结果,从而使当事人收到判决后,服法服判。在案件审结后,送达判决书时,进一步的对当事人说明判决的法律依据与理由,当事人仍不服判的,引导和鼓励当事人按照法律程序提起上诉。通过案件的二审,一方面使当事人进一步的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使当事人二审服判,另一方面由于时间的推移,使当事人缓解激动的情绪,避免过激行为的发生。三年来,他运用此种审判方案,案件的上诉率一直控制在2%以内。

    强化和解破解执行难题  

    “判决执行不到位就是打法律白条。”法庭执行工作是当前法院的一项重要工作。面对该庭人少、执行力量弱的客观实际,他在执行案件时,注重充分调动被执行人社会关系的积极因素,积极配合法庭做好被执行人的思想工作,加大执行和解力度,尽量少采取强制工作措施,促使当事人自觉履行,确保执行工作中不发生任何事故。同时,针对不同的被执行人,制订不同的执行方案,对症下药,通过采取现金给付、以物抵债,执行担保和强制措施相结合,高压态势与思想疏导相结合,确保执行到位。对每一起工作案件,他坚持做到“三个穷尽”,即穷尽财产线索,穷尽工作手段,穷尽工作方法,通过加强执行工作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基本上得以实现,有效的树立了生效裁判文书的权威。近年来,他所审结的案件执结率达到95%以上,基本上解决了执行难的问题。

    加强学习跟上时代步伐

    他深知自己作为一名法官,懂法是最基本的素质,当今法律知识更新很快,必须不断加强学习。他利用工作之余,对新的法律法规认真研读,听取法律专家与学者对法律的解读,充分理解法律规定。他对每一具体的案件所涉及的法律知识把握不准,便虚心向领导、同事学习,并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上网查询相关的案例,保证案件适用的法律适当,同时他还注重加强对工作的总结。三年来,他在国家、省级、市级发表经验总结与案件分析等材料50余篇。



责任编辑: 纪颖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