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学法圆我法官梦
作者:李晓理   发布时间:2013-02-25 08:50:26


    儿时听大人讲“包青天”,中学时学校包场看电影《法庭内外》,后来多次被作为群众参加宣判大会,严格的说我是先认识着制服的法官后了解弘扬法律精神的法院。也正是有了对法官职业的羡慕和崇敬,于是才有了我先成为法院工作人员后成为法官的人生进步,这阶梯就是学法。

    从学校到企业,隐藏在心底深处的法官梦似乎渐行渐远了,但我毅然坚持法律自考。闲暇之余热心为工友解难释疑,矿司法科很快聘请我当了义务普法员。毕竟是中文出身,我还把我接触的法律事件采写成法制宣传稿件,县广播站、省市电台因此让我在当地小有名气,文章先后被《法制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大新闻单位采用过十多篇呢。这年底,司法局、县广播电视中心牵头举行全县法律知识竞赛,我积极报了名。也许是凭我多年对法律知识孜孜以求的学习,也许是参赛的对象仅仅限于职工和农民,且赛题都是不用思索的答案,我居然意外获得了全县第一。虽然当年最高奖品不过是几本法律简明教程,企业给我多发一个月的工资127元,但这骄傲的涟漪荡漾了好多日子……这个意外的“第一”效应很快就接连放大,并出人意料地成为我人生的新起点。先是工会授予我优秀工会会员,接着是附近中学聘我做法制辅导员。几个月后我被借调到法院当“聘用干警”做文秘工作,两年后,组织部门把我直接选调到法院,我终于成了人民法院队伍中的正式一员。

    终于从法学的崇山峻岭里爬出来,似乎面对烫金的法学专科、本科、研究生毕业证书没有对自己有多大的满足,于是就对所谓“天下第一考”律师资格考试跃跃欲试,此时已是2001年的6月。正当我万事俱备,只欠一考的时候,却传来了当年取消律考的消息,这着实让我倒吸一口凉气。当然合并至2002年的首届司法考试更符合自己的心愿,只不过是已经捻熟于心的一些冷僻的知识如国际法之类,必须连续不断的持续巩固。在诚惶诚恐的温故而知新中,终于在这年底得到2002年3月份开考的确切信息,再次打响了新一轮的持久战。放榜的日子,登封市司法局通知我的成绩名列全市400多名考生第一,同事们闻知喜出望外,应把我拖到了一家小酒馆,从不沾酒的我那日一醉方休。

    过了司法考试,我很快被破格任命为法官助理。但由于受地方事业编制的限制,我的身份属于审判机关中法官之外的“其他工作人员”,仰慕和成为一名法官成了我今生的一个最大的心愿。在以后周末和其他业余的空闲,我选择了与法律书籍为伴的“主流生活”,准备有一天在招录法官考试中大开考戒。不久,郑州市辖区的新密市人民法院面向社会公开招录10名法官,机会向我招手了。职位有限,应者云集,个个都是强我十分的青年才俊,严峻的竞争态势,不由得让我为自己捏上一把汗。此刻我清醒的认识到,以在下的劣势,笔试成绩非第一则莫能问鼎令我神往的法官职位。于是我决定采取以强攻弱,强弱相济的应试战术,厚积薄发,志在必得。考场一分红,场下十年功。久经沙场的我,不敢说胸有成竹,总算做到了超常发挥。结果出来了,笔试总成绩以79.8分名列第一,顺利通过了郑州市人事部门考核录用关,终于圆了我企盼多年的法官之梦。

    小小的成功,我没有裹足不前,继续在学法的道路上迅跑。后来,我又被荣幸的选调到省会一家基层法院工作。



责任编辑: 李亨通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