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维权情暖“半边天” 温情司法护“朝阳”
——蝶山法院妇女儿童维权工作侧记
作者:易宽泓   发布时间:2013-03-07 11:19:37


    这里不是医院,却让无数受伤的心灵得到慰藉;这里不是妇联,却使无数身处困境的妇女找到家的温暖。广西蝶山法院妇女儿童维权岗成立以来,以三尺法台为阵地,尽情播撒司法“阳光”,2012年共审结各类案件937件,其中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案件194件,占全部案件的20.71%,以调解撤诉方式审结132件,调撤率达68.04%,有力地保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截止目前,蝶山法院共设置4个妇女儿童维权岗,其中被评为自治区级1个,梧州市级3个,受到了城区党委政府的多次表彰,得到了辖区社会各界好评。

  绿色通道化纠纷

  为方便妇女儿童诉讼,蝶山法院在立案大厅设立了妇女儿童专用窗口,对涉及妇女儿童的案件指定专人负责,及时向其告之诉讼风险,发放诉讼指南、举证须知等,真情指导当事人诉讼。坚持优先审查立案,优先送达和排期,做到快立、快审、快结、快执,针对边远农村及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实施巡回审理,做到当天开庭、当天宣判。李丽是40岁的农村妇女,丈夫杨亮性格急躁又染上赌博恶习,双方经常因交流不顺而吵架并且动手打架。李丽在双方一次打架之后,怒而起诉离婚。蝶山法庭立案庭法官在接待李丽立案时,发现其的内心很矛盾,一方面她极想摆脱家庭暴力,另一方面又舍不得生活了十几年的家,特别担心小孩以后的生活。于是,法官当天就深入原、被告家庭、村委进行调查,并组织双方及其亲朋戚友们进行庭前调解,法官当中斡旋调解,杨亮经教育最终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当场向李丽道歉,真挚地表达了挽回婚姻的诚意,得到了李丽的谅解,一家人又重聚在一起 。2012年共优先受理妇儿案件160多件,指导书写文书约120多人次,给予确有经济困难的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案件缓交诉讼费约4.5万元。

  “宁可法官多跑路,不让百姓多跑腿。法官进社区、走进乡镇,在百姓家门口开庭,就是为了方便群众诉讼,便捷高效地化解纠纷,实现案结事了”。立案庭庭长马文骏介绍说。

  温情调解促和谐

  维权岗的法官常说:“百姓利益无小事,只要法官在工作中做到了细心、爱心和诚心,唤起当事人的顺心、舒心和放心,什么事情都会有解决的办法。”他们在办案中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说起理来和声细语,讲起法来条理清晰,注重在增强亲和力上下工夫,增进与当事人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得到了群众的信赖。

  2009年10月,一中学学生到梧州市某医院医治,医院对该少年动手术时造成少年左下肢肌肉坏死并构成残疾。少年的家属因对医院的诊疗行为存在质疑,三年来曾多次到医院欲举横幅静坐抗议,医患双方的矛盾异常尖锐。该案起诉到法院后,承办法官数十次前往医院看望少年,通过与少年及其父母的谈心,并以身残志坚的事例鼓励该少年重新树立起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在、法官温暖话语的感染下,少年及父母终于愿意接受与院方进行调解,医患双方终于从对立到理解,医患双方签署了调解协议并当场兑现了赔偿款。少年终于出院回到了学校继续就读,少年及其父母多次对法官维护其合法权益及关怀与鼓励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心理咨询暖人心

  蝶山法院不断创新未成年审判和婚姻家庭审判工作,率先建立未成年犯罪审判心理专家介入矫正机制,通过心理专家面对面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犯罪行为的根源,治疗失足少年的“心病”,为挽救、改造犯罪未成年人开僻了新途径。 如在审理一起抢劫案时,胡石莲多次前往看守所与失足少年刘亮、粟强悉心交谈,还特意邀请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与心理咨询师一同了解刘亮、粟强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人际交往等客观因素,挖掘并分析刘亮、粟强犯罪的心理动因,掌握刘亮、粟强实施犯罪行为前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倾向,然后根据刘亮、粟强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质、个性特点与咨询师一起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消除和缓解刘亮、粟强心理压力,使刘亮、粟强对自身犯罪行为和性质有了深刻的认识,并真诚地认罪和悔罪。开庭时刘亮、粟强泪流满面,后悔不已,其家属也为其疏于管教而倍感内疚。在案件宣判后,刘亮、粟强做了个深呼吸,笑着对承办法官说,“谢谢法官,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同时,蝶山法院还在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中引入心理疏导,以专业优势协助法官引导当事人修复或重建婚姻家庭关系,将婚姻家庭关系调整到健康、幸福、和谐状态。例如一起离婚案件中,原、被告一起走过了21个年头,婚后生育了3个孩子,还共同购置了房产。因男方长期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家庭。女方长期积累负面情绪导致告上法庭要求离婚。心理咨询师听完双方的意见后,根据心理学科标准对当事人的情感状况作出客观评估,认为原被告感情尚未破裂。承办法官根据心理咨询师的意见有的放矢地对双方进行分析调和。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原、被告均感叹“今天才真正了解对方,以后会更加关心爱护对方”。解开心结后,原、被告接受调解和好,满意走出法院。通过做心理疏导工作,婚姻案件的调解率大幅上升。2012年共对21起婚姻家庭案件进行了疏导,其中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的就有19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心理干预,对于探知这孩子、夫妻的真实想法,对症施方、逐步疏导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心理干预机制如同一张心理处方,搭脉问题家庭与问题孩子的病情,科学测绘病情成因”。蝶山法院少年法庭庭长胡石莲感叹说。(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责任编辑: 盼盼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