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情绕故乡
—— 读《中国百年散文》之怀乡卷有感 作者:侯立伟 发布时间:2013-03-25 09:39:47
由顾骧所编集的《中国百年散文选》之怀乡卷,精心选集了散文大家之精品,如冰心的《往事》,丰子恺的《梦痕》,还有茹志娟浓浓的《故乡情》,罗黑芷淡淡的《乡愁》,都抒发了自古不变的主题—— 思乡之情。是啊,人谁无故乡,谁无怀乡之情,故乡是那漂泊的船儿温暖的港湾,故乡是游子最深处抹不去的回忆。
窗外的细雨纷纷扬扬,悄无声息地飘散在潮湿的路上,透过蒙蒙的烟雨,我看到匆匆的过往行人,不经意间我又触动了那根思乡的琴弦。故乡此时也在下雨吗?雨丝是否也是这样缠绵幽怨,浸透着每一个游子思乡的情愫?纵使浪漫中还带着一点颓废。我,却无从知晓,因为此时我身在千里之外的他乡。 “梦中每迷还乡路,欲知晚途念桑梓。”故乡呵,离开你我不曾哭泣,再见到你,我已热泪盈眶,因为那时常发生在深夜的梦里。不知多少回,老家门前那棵柳树在深夜的梦境中向我招展,那袅袅娜娜的清新柳枝,在阳春的暖风下,每一棵柳丝都能撩起我思想的情愫。每每此时,记忆如一只悠悠的风筝,载着我穿过了千山万水,穿过了时光隧道,一次次仿佛又回到了故乡,又回到了那无忧无虑的童年。在我的记忆中,多少年,老家的柳树,总是殷勤地传递着春的消息,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邮递员。注视着柳条儿的变化,便可以数得清春天的脚步。那时候,儿时伙伴们成群结队地去野外玩耍,灵巧的孩子,总爱摘下些柳叶,卷起来成为哨子,吹起了悠扬婉转的小调。还有的孩子折一些嫩的柳条,编成一个个花冠,戴在头上,神气活现…… 是啊,正如冰心所说“童年是真中的梦,梦中的真,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童年时,故乡给了我许许多多的快乐,长大后,却难以常常回到她的怀抱,倾诉长久的别离之情,只有把这一切深深的铭刻在记忆里。 透过窗外,我遥望故乡的方向,此时,父亲母亲是否依然在细雨中忙碌着,父亲又消瘦了吗,母亲的白发又多了吗?我想,母亲斑白的鬓发,丝丝缕缕,此时也许正飘绕在故乡的风中,她正站在村头的小桥上思念她的游子呢。她该知道,她的游子正在思念她吧!“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游子吟》在内心深处,我不知道吟诵过多少遍,每每此时,我的鼻子禁不住一阵阵酸楚,泪水在眼眶里徘徊。窗外的细雨,如你能明白我此时的思绪,你能不能捎去我对故乡亲人的思念,能否为我洗去父亲满身的疲惫,染黑母亲那渐浓的白发? 故乡多少佳山水,一枝一叶总关情。个人感悟不同,思乡的载体或许也有所不同,王鼎钧散文《脚印》说得好,“乡愁是美学,不是经济学,思乡不需要奖赏,也不需要和别人竞赛。”在怀乡卷中乡愁是田野的“挂在树梢的风筝”,乡愁是陈芳明魂牵梦绕的“嘉南平原”,乡愁是朱自清笔下那渐去渐远的“背影”,乡愁也是散落在鲁迅先生儿时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而此时的我,浓浓的思乡之情已经轻轻飘散在窗外的细雨中……(作者单位:浙江桐乡市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盼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