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生的仰与俯
作者:肖康 发布时间:2013-03-26 08:59:36
游走在岁月间,经历几多人世变幻,不敢轻易说沧桑这个词,因为它包含了太多世态炎凉的心酸。沉沉浮浮,不觉间便要越过而立的门槛。
常常思考,人生,究竟是什么样的主题?我想,这大概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吧。 近来读到唐诗中的句子,在独对夜晚那弯清月时,通过姣姣月华与前朝的古人对话心灵,竟能灵犀一点而通。 李白一生痴迷仕途,在玄宗面前却只是写写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奉承诗,成了御用文人中的闲人。这于他不羁的脾性,就像戴了笼头的野马,被束缚了个性,说着违心的话,体验着放弃自由最不堪的尴尬,是多么大的痛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雄心竟然被缩略到一方皇城最卑微的一角,这么大的落差,不光是他的不幸,在玄宗身边的那些日子,也是我们的不幸,在拘谨做人的日子,多少豪情被压制,多少好诗在权势的钩心与忧心中变成空。 所幸李白就是李白,仕途固然重要,但是活着本真,不委屈真性情才是人生。于是,他走出长安,走出名利场,走过坎坎坷坷的山水,随风漂泊,陇海头,夜郎西吟唱着体会与感悟的足音。却也走出了一代诗歌宗师精神富有的丝路,照亮了大唐辉煌的气象。 走了这么久,走了这么远,长长的脚印里,装满的是永恒的乡愁,装满的也是人生深层的思考。在那个秋月夜,仰头看着如水的月光,俯首回思杳远的故乡,一俯一仰间,就是人生在年轮人事上划下的轨迹。 仰望时,是少年的轻狂,所有的理想在飞旋,所以仰,是人生不知天高地厚闯荡时最常用的开始姿态。 俯视时,是把身段放到最低处,审视来时路,心灵最明晰的凝思与反思。 用这个低头的姿势看清自己,心也会如清水洗涤般清明透亮平和。这不是容易做到的。只有生活到明白之境时才能作出的最深沉的姿势。 梁启超说少年人常思将来,老年人常思既往,思将来的人常常是仰望天空,意气风发,思既往的人常常俯视厚土,回忆时光深深浅浅的踪迹,在这仰与俯之间,感性与理性交换,开出美丽紧致的思想之花,完成人生。 人生的不同,也就是视角在上下俯仰间的分别吧! 俯仰放怀抱,宇宙何其宽!,念天地悠悠,让人生在一仰一俯间,完成自然的生命,拥有不遗失美好的本心,心宽,性宽,天地宽!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盼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