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用心关爱迷失的孩子
——记广西来宾市兴宾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法官卢欧萍 作者:朱卢璐 发布时间:2013-04-07 09:48:43
“担任少年法庭法官已一年有余,每每看见那些双眼迷茫的孩子,我心痛得直想流泪。当面对那些因孩子犯罪而表情卑微,求给孩子一个改过自新机会无数个母亲时,我更是手足无措,因为我也是一个母亲,能体会到为人父母的辛酸……”这是广西来宾市兴宾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法庭法官卢欧萍时常发出的感慨。
在卢欧萍眼里,犯罪的少年都只是孩子,只是在人生路上迷失了方向,只要有人给他们指引,相信他们还会走回正道。卢欧萍更加希望,社会上少有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每个孩子都能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所以,在工作中,她尽力帮助那些失足少年。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人 小健是原是来宾市一乡镇小学的在校学生,犯案时小健才刚刚满14周岁。在法庭上,看着小健那一双无辜的眼睛,她简直不敢相信那是一个会犯罪的孩子。随着对案情的深入了解,卢欧萍知道了小健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因病去世,由叔叔抚养长大。平时在校表现一般,因为一点小事与婶婶争吵便负气离家出走,到来宾市区网吧流浪,后被人胁迫参与抢劫。通过审理后合议庭一致认为,小健犯罪时未满18周岁,还是在校学生,此次犯罪前表现良好,为贯彻未成年刑事审判“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决定对小健减轻处罚,对其判处缓刑。判决生效后,小健回到学校,继续他的学业。开学半个月后,为了解小健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思想动态,卢欧萍和同事一起到小健家里,赠送他一些有用的书籍。小健的监护人、班主任、学校的政教处主任都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小健回来后的各项表现,赞赏之情溢于言表,这让他们欣慰不已。最后,小健拉着卢欧萍的手说:“我一定珍惜你们给我的机会,努力学习,以报答你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当庭教育未成被告人 小国从小到大一直是个懂事的孩子,上学的时候勤奋好学,放学回家的时候主动帮父母干活。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在父母的眼里他从来没有做过出格的事。在上初一的时候,市里有一所职业学校招生,父母为了能让他学到一技之长,特意筹钱把他送到职业学校。离开了父母的监管,小国曾一度感到不适应,但是周围都是同龄人,渐渐就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周末学校不上课时,便和同学一起去网吧上网,不知不觉地就认识了一些社会上的闲杂人。由于经常出入网吧,而口袋中的零花钱有限,又不敢伸手问父母要。当有人提议去“找点钱来花”的时候,小国便尾随而去。随后他们在抢劫后被抓进派出所时,小国才知道自己犯罪了。在法庭上,小国一看到坐在法庭代理人席上的父母就流泪了。卢欧萍也很不忍心,但是作为法官,她必须公正审理,唯一能做的就是作为一个少年法庭法官所应该做的事,了解他的成长轨迹,慢慢的教育他,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过自新,重新做人。为了使庭审取得更好的效果,卢欧萍邀请了妇联干部参与陪审,在庭审结束前和公诉人、法定代理人一起对小国进行法庭教育。 卢欧萍说,一年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接受的案子不少,而其中很多青少年都是被别人教唆犯罪,知道被抓时才知道自己犯罪。因此每接手一个案子,她总是怀着一股神圣的使命感,为了这些孩子,尽己之力帮助他们,希望他们真诚悔罪,改过自新。 责任编辑:
盼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