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平凡”的书记员
作者:朱谷玥 发布时间:2013-04-15 15:40:09
作为一名刚踏入法院的新人员,刚踏出校园的“愣头青”,我们像是刚出生的婴儿,还不会走路,慢慢地学习吃饭、穿衣、写字。万事开头难,在陌生而向往已久的工作环境,开始熟悉各种纷杂的业务,压力大过自信,挫折大过成绩,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考验。懵懂的开始也往往预示着美好,在庭长亲切的指导和同事伸手相助下,我也慢慢地融入到大环境中,慢慢地对工作有了了解,适应了这份“平凡”的工作。
这份“平凡”的工作就是做一名小小的书记员。可能一提到法院,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那神圣而庄严的国徽下,拿着锤子公正判案表情肃穆的法官们,人们对于法官也多是尊重和敬畏。然而对于书记员这个小角色,却并不为人们所熟悉。但是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不论是法院的日常各项工作,还是与案件审理有关的多项工作,总能见到书记员忙碌的身影。只是,在法官旁边,显得渺小,并不引人注目。 有人说,书记员就是写字的人。书记员,顾名思义,即负责书写和记录的人员。当然,书记员需要快速的打字技巧。但是光听光看很容易,一旦做起来真的不容易。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良好的概括能力、不错的记忆力是很难在庭审的过程中跟上法官的脚步,尤其是有些当事人用带口音的本地方言。所以除了加快打字速度之外,我在每次开庭前都将案件熟悉一遍,这样在庭审的过程中能更快地掌握当事人的中心意思,配合好审判员的庭审工作,充分做好一名书记员的角色。 有人说,书记员就是录音笔。其实书记员不但要负责书写记录工作,而且承担了很多与案件相关的事务。一个案件进入法庭的那一秒钟开始,便成了书记员手中的常客。从送达起诉状副本开始,配合法官确定开庭时间、做好庭审前准备、笔录的制作、调解书、判决书的撰写、校对和送达、案卷的装订、归档和登记备查等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需要书记员耐心细致有条不紊地完成。对于粗枝大叶的我来说,刚开始犯错是家常便饭,不过古人云祸兮福之所倚,我也因此学会做了许多,也从错误中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比如当有当事人来拿副本时我却不记得案子的去向,于是我便在每个案子上面夹上小纸片作记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个书记员经手的案子通常有二、三十个,再好的记性也记不住,小纸片记录的方式既简便又有提醒功能。 还有人说,书记员干的就是一些琐碎小事。的确,书记员干的都是一些小事,眼看着是一些针头线脑的琐碎事,但是就是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事,却是与当事人息息相关,或者一旦出现差错也会影响到整个案件的审理。就比如刚开始打电话给当事人的时候,有些人态度不友善,甚至会挂断电话,一点点小挫折我便垂头丧气,后来在看到法官做当事人的调解工作时,任凭当事人言语冲动,态度恶劣,仍苦口婆心地劝说,并且认真负责的倾听他们的诉求。我才领悟到真正的心系百姓,把百姓的事情放在心中,所以我也开始慢慢地转变对当事人的态度,也开始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仔细倾听他们的诉求,虽然我不能直接帮助解决问题,我也认真地向法官转达当事人的意思。又比如像一份薄薄的判决书,其份量却很重,因为关系着各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每一张判决书在校对时,书记员都需要对每一个标点、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认真比对仔细推敲,确保文字、语法、数字上没有差错。这就需要我们书记员细心负责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做到对当事人负责,对法院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书记员的工作确实比较琐碎,缺乏挑战性。但是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做书记员的机会学习法律实践知识尤其是在派出法庭可以碰到各种类型的案件。每次庭审,除了做好书记员工作外,我们对在法庭上的所见所闻进行认真思考,分析书本知识如何应用于庭审实践、法官如何断案等问题,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对法律实践的认识能力。 在一个多月的工作中我领悟到一件事:做每一件事都需要认真做好:从小事做起,即使是最简单的事情也要用最认真严谨的态度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日后的审判工作时保持一贯的作风,毫不疏忽。 平凡的工作每天都在继续,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才会有收获。也不惧怕挫折,小小的挫折只是人生路上的一座小山,翻过山去就是平川。而我,十分乐意地做一个平凡的书记员,在挫折中更坚强地成长。 责任编辑:
纪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