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礼金
作者:李晓理   发布时间:2013-04-18 09:40:47


    四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刚刚下班回到家,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法院民三庭副庭长陈书冉的手机响了。是陌生号码,话筒里传来老太太的声音:“陈法官,我要递交一份官司证据材料。”

    女法官心里“咯噔”一下忙说“大娘,有啥材料明天交到办公室”。对方迟迟不放电话,坚持今天要见人送材料,因为老人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近日就要开庭了。

    “好,你在法院门口等我”。合上电话,丈夫老石忙问“干啥”,“当事人找”,“送礼的吧”,妻子神秘一笑出了门。

    老太太姓郝,在做一件雇佣工作时被人撞伤,前后花去一万多元,由于侵权人和雇主相互推卸责任,不得已到二七区法院打起了官司。

    法院门口,陈书冉见到了焦急等待的郝老太和他的儿子。她颤悠悠地把一个档案袋递给了女法官。陈书冉当面打开,哪里是材料,是1000元现金!

    “大娘,您的心意我领了,但这钱不能收”。任凭说啥老太太和儿子都不肯收回装有“证据材料”的档案袋。实在不忍心看老太太拖着瘦弱的身躯向自己央求收下,看天色已晚,陈法官只好决定让他们母子二人慢走,1000元钱暂替其“妥善”保管。

    陈书冉立即拨通本院监察室主任王力红的电话,简要报告了1000元礼金的来由及处理。

    拎者“沉甸甸”的档案袋回家,女法官边走边思考。当事人给法官送钱,是想吃个“定心丸”。明天当面再强行退钱,肯定效果不好,也很驳老太太的面子。另外有“钱”放在法官手中,她会多一份打赢官司的自信,也有利于法官对案件的调解。陈书冉决定先把钱交给法院纪检监察室暂“存”。

    陈书冉的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老母亲身体不好需长期疗养,丈夫是个下岗工人,女儿正上高职大学。她经手判决的案件,标的额成百上千万,但女法官自己对钱没有多的奢望,尤其是对当事人的“钱物”保持高度的距离。

    回到家,丈夫老石和女儿嘉嘉看到“赞助”款,都直埋怨陈书冉不该把它带回家。女法官莞尔一笑:“放心,我心中有数,这不单位都下班了吗”。

    以后几天,一家人都惦记着退钱的事,陈书冉故意卖关子:“你们管的宽。”

    3天后,郝老太诉雇主和侵权人一案正式开庭。陈书冉查明了事实之后,就苦口婆心的调解。由于下了钱的“功夫”,郝老太非常相信法官的劝解,也放弃了过高的请求,使案件得以顺利调解撤诉。

    下午,监察室通知郝老太通知领取调解文书,还有她送给法官的1000元礼金。

    看着送而复得的“红包”,郝老太感动的直落眼泪:“请领导好好表扬表扬这样的好法官”。

    当天晚上,陈书冉回到家,丈夫和女儿几乎异口同声地问:“钱退给人家了”。女法官哈哈大笑“退了,退了,案件也顺利结了,你们真把我看成‘财迷’了呀……”



责任编辑: 纪颖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