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圳创办首届人大代表论坛 立法要多立“硬法”
作者:游春亮 发布时间:2013-04-22 09:40:17
“人大代表论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人大会议的延伸,弥补了人大会议的一些不足,为代表们关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集中发声平台。同时,以代表论坛的方式进行问政,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在广东省深圳市近日举行的“首届人大代表论坛”上,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天如是说。
4月16日,数十名来自各行各业的深圳市人大代表在论坛上围绕立法工作、政府监督、人才流失等多个议题争相发言,场面热火朝天。该论坛也是进一步探索和创新代表工作机制,创立的一种全新代表议政方式。 目前深圳市已设立139个代表社区联络站,仅去年就开展各类接访调研活动5000多次,各级代表参与9000多人次,推动解决问题1600多个,受到群众好评。 立法工作应杜绝形象工程 深圳自1992年拥有特区立法权,20多年来,一直走在立法工作的前列。此次论坛上,人大代表对深圳的人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大的工作要有力度,要成为‘铁匠’,不能当‘泥水匠’。”第一个发言的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大学法学院院长黄亚英用了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黄亚英说,监督“一府两院”是人大的重要职责,可是现在很多单位往往害怕媒体和审计单位的监督,却很少害怕人大的监督,这不正常。人大代表在工作作风上要杜绝“见面握握手,表决举举手,开会拍拍手”,要当“想说、敢说、会说”的“三说”代表,杜绝在会议上讲空话、套话、吹捧的话和谈个人体会的空话,要多讲问题和建议。 具体到立法工作,黄亚英认为,立法应杜绝形象工程、“半拉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少立“大而空”的“软法”,多立能够解决问题的“硬法”。黄亚英建议建立立法质量监督和保障体系,像大学里审查学术论文一样,从立法选题论证开始,到立法的开题答辩,再到立法成果的验收,一个程序都不能少,确保立法质量。 “我认为‘铁匠’就是指人大的工作要敢于碰硬,要稳、准、狠。不能当‘泥水匠’,专门‘和稀泥’,做‘抹平’工作。”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南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琼珍在发言中补充道。 代表应敢于监督政府工作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人大代表对预算的表决结果显示,弃权票和反对票将近640票,通过率为78%,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低的数字。而今年的深圳市人大会议上,这一表决的反对票和弃权票也达到67票,通过率为82.4%,也是深圳市人大对预算表决最低的一次。 “我非常感谢这些投反对票和弃权票的代表,是他们向全国、向深圳市的人民发出了最强烈的声音,表达了对政府理财的不满。”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人大计划预算委员会委员郑学定在论坛上强调。 郑学定指出,到目前为止,深圳市在建的政府投资项目205亿,2012年678亿,2013年250亿,由于规划落后,重复建设比比皆是。深南大道,挖了再修,修了再挖;新洲河花了几个亿,最后治污不达标,意味着要重新建。这些政府投资项目出现最大的问题就是浪费、效率不高。同时,郑学定还指出,政府行政经费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过高也是问题之一,2010年深圳市政府行政经费约占总比重的23%,而这一比值在印度仅为6.7%。 为此,郑学定建议,加强对政府预算的审计监督,由深圳市人大建立审计委员会。同时创新机制,广泛深入开展专题审查,为人大和代表履行对预决算的监督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政治环境。 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人大计划预算委员会委员、国有资产运营审查监督专业小组组长肖幼美认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改革工作流程,再造全口径预决算监督流程,很有可能成为“倒逼”深圳改革的无穷动力。 “立法和‘钱袋子’是人大工作职能的两大核心要素,应该也必须管好,人大代表更应该用好手中神圣的投票权。”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勤也对深圳市人大创新设立审计委员会表示强烈支持,同时建议深圳市人大创新对政府工作报告实行“分项表决”,做得好的“大表扬”,做得不好的否决再议,再提升。 设立长效开放式问政平台 在谈到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科技创新三大议题时,代表们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人才问题。 深圳市人大代表何珊珊是一位来自基层的社工,何珊珊带来的一个数字引起了代表们的注意:深圳社工流失率不断攀升,2012年流失率高达18.1%,这一行业流失的恰恰是个中翘楚,流失的是最优秀的人。何珊珊认为,服务一线的始终是新兵,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上不去,就会影响社会建设这个领域的发展,而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发展社工行业,在深圳取得一定经验的优秀社工正是他们所需要的。黄珊珊呼吁有关部门应把社工人才纳入到专业人才的框架里,尽快出台政策,应对社工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 此外,多名深圳市人大代表还针对中小企业发展、垃圾分类、社工建设、源头科技创新等一些与群众生活密切的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白天指出,今后在代表的推荐选拔上,要减少干部代表比例,提高一线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同时进一步提升代表的政治身份意识、选民和选举单位意识以及大局意识。“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是一个双向联系关系,不仅代表可以去找群众,而且群众也可以去找代表。”据悉,人大代表论坛今后将继续不定期在深圳举办。 4月18日,记者采访了被深圳市民亲切地称为“杨青天”的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罗湖区消费者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剑昌。虽未参加“首届人大代表论坛”,杨剑昌仍向记者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观点。 杨剑昌建议,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应建立一个向市民开放的问政平台,由市民直接向相关部门问政、向政府问政。只有建立这样一种长效的开放式问政平台,政府才能更好地倾听民意,才更有利于市民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使人大工作有更好的突破。 来源:
法制网
责任编辑:
李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