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漫漫征程路 执法为民情
作者:吕佳瑜 发布时间:2013-04-22 09:18:49
一百年前,几位中国军官感召着“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的疾呼在武昌举起了手中的枪,从此中华民族推翻了腐朽的封建帝制,展开了民主与共和的新蓝图。九十年前,十三位青年心怀着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念聚首嘉兴南湖,宣誓要在这破败的中国土地上建立平等幸福的新世界。六十二年前,当五星红旗在神州土地上升起时,新中国依旧是百废待兴,面临着重重威胁与考验,多少人为了保卫和建设祖国奔赴前线、奔赴边疆,誓与天公争颜色。三十三年前,当世界发展的大潮席卷而来,如何改革成了摆在中国人面前的难题,拿出干劲,走南闯北,“摸着石头过河”似乎成了唯一的办法。
活在今天的这代年轻人无疑是幸福的。因为,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不容小觑,人民的生活更是日益富足、安定。这是一代代中国人不计荣辱得失,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的结果,他们在艰苦岁月中不懈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活出了精彩的人生。而当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安稳,当我们能越来越轻易地享受到各种物质生活的便利,当我们远离了那些风云涤荡的岁月,我们如何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我们是否还再需要像前辈那样奋斗?这个问题,常常萦绕在我心间。 我曾苦苦思索却不得其解。而当我来到桐乡市人民法院开始成为一名司法干警后,当我慢慢地认识这个环境、熟悉这个环境、融入这个环境后,对于以上问题的答案,渐渐清晰了起来。 首先,我想到的是我们的传统不能丢。说起中华民族的传统品质,人们最先想到的大概就是谦逊有礼,是忍让,是中庸,是“枪打出头鸟”。但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有另一面,从“吾善养吾浩然之正气”的孟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为革命与妻诀别的林觉民、“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秋瑾,都为了民族大义而不懈努力,不畏牺牲,坚定执着,矢志不渝。而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九十年历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秀的传统精神,涌现了出数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优秀党员等时代先锋这些精神与人物,鼓舞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即使时代发展依旧闪耀着光辉。 要说这些优秀传统的内涵与实质是什么?我想就是坚定信念、矢志不渝。孙中山先生曾说过“我为革命,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这是他的革命信念。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甚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也就是因为有崇高理想的引领、有坚定信念的支撑。有人说,现在是个理想缺失、信念崩塌的时代,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被当做信念的了。但我并不认同,作为一名司法干警,“执法为民”就是最好的信念! 什么是“执法为民”?曾经以为,坐在高高的审判席上,公正地判决每一个案子,为人民讨回公道,那才是执法为民。进了法院才发现,司法工作繁琐而细致,每个环节紧紧相连,却又看似平凡。于是,要践行“执法为民”便更需要我们建立对人们群众浓烈、真挚的感情。只有怀着对人们群众的感情,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小心谨慎、孜孜不倦;只有做好了日常的细小的工作,才能保证司法程序的完整性,维护司法公正地权威性;而只有司法公正让老百姓信服,才能真正为老百姓主持公道,做到真正的“执法为民”。 “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是一个大的主题,但却能在小事中反映出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只要我们真学、真信、真实践,就能实现这一目标,就能在工作中开辟一片新天地;只要我们看准了,重视了,坚持了,就一定能够取得发展、有所作为,实现人生价值。就让“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成为我们前行的灯塔,在他的引领下,我们会像前辈们那样艰苦奋斗,为中国社会主义司法奉献青春!(作者单位:浙江省桐乡市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盼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