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容县法院:打造岭南先进文化示范庭
作者:梁玉婷 发布时间:2013-04-25 10:19:45
广西玉林市容县人民法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文化建设作为塑造法官灵魂的工程来抓,结合本土特色文化,形成独有的文化品牌和文化性格,努力打造岭南先进文化示范法庭——县底人民法庭,为法庭科学发展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被广西区高院授予第二批“广西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称号,系玉林市法院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法庭。
立足辖区实际 思路明确布局科学 近年来,容县人民法院不断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助推审判工作全面开展。2012年,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确定县底人民法庭为两级法院文化建设试点法庭之一,县底法庭的文化建设工作随即全面铺开。在上级法院的关心和指导下,不到半年的时间,县底法庭的试点工作全面完成。 县底法庭文化建设面积208平方米,立足乡村,一切从群众出发,以简单明了的设计为主,但求群众看得清,看得懂,有收获。 法庭门口文化区。法庭门口的两面墙公布了法庭简介、审务公开、诉讼指南、案件审判流程图等内容,群众一进门便可对法庭的主要工作一目了然。 立案接待室文化区。立案接待室张贴了诉讼收费常识、法庭调解案件规定、民事起诉状的基本写法以及安全检查制度、驻庭法警管理制度和职责等,在这里,群众对诉讼不再感到神秘,明明白白打官司,安安心心把纷解。室内还配备了台、椅、笔墨纸张等用具,这些贴近群众的便民设施,温馨的提示语言,让群众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文情怀。 “文化五室”区。廉政室、法律文化室、党员活动室、文体活动室、荣誉室,各室内容独立成块,分别展现了廉政教育情况、法律知识宣传、法庭的历史和荣誉,法庭的工作业绩、法庭的文化特色、干警的精神风貌等,设计简单大方,内容简洁明了。文体活动室内,创新性地将《法官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议书》上墙,倡导干警关爱自己,提升职业修养,树立当代法官的良好形象。 庭院文化区。庭院以松、石点缀办公楼门前,寓意法官坚如磐石的信念和坚强不屈的品格,门口的两块石头上分别刻上了“崇法”、“尚德”四个醒目的颜体大字,展现了法庭干警的精神价值追求。左、右两边文化长廊,融合了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知识宣传、县底革命老区简介、县底籍民国爱国将领小故事、法庭化解矛盾纠纷纪实、法庭庭训、“无人看守的菜市”等本土诚信文化、当地风光、县底文化等内容,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语言淳朴,展现了良好的法律规范意识和诚信、宽容的乡风民俗。 审判庭文化区。大小法庭简洁明亮,庄严肃穆,大法庭屏风正面醒目的“肃静”大字和背面的人民法院徽章彰显着法庭的威严。 干警办公室文化区。法庭办公区标以各项制度和职责及精致的风景画,时时提醒法官恪尽职守,既营造了优雅的办公环境,又体现了法官高尚的文化追求。 楼梯、走廊、会议室文化区。装点精巧富有寓意的字画,配以警句名言,既赏心悦目,陶冶性情,又起到警醒作用。 深挖文化精髓 引领先进文化潮流 “百年诚信在容县”。在容县十里乡江口村有一个菜市,摊位无人看守,买菜者自助选菜,自觉付款,买卖全凭自觉与诚信,这种方式延续了上百年,菜钱一分未少。如今,江口村“无人售菜”的方式已经向县底法庭辖区内的乡镇辐射,浪水乡长寿村长河圩也出现了“无人看守菜市”,并已存在二十余年,透射出了诚信文化的耀眼光芒。 容县系民国第二大将军县。民国时期,容县军界名人甚众,黄绍竑、黄旭初、夏威等曾名噪广西乃至全国。具不完全统计,民国时期容县籍的将军多达77名,单单县底法庭辖区内的县底镇和松山镇就产生了近三十位将军,他们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县底镇是容县唯一的一个革命老区。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在县底这片热土上组建了容县第一个共产党的领导机构——地下党支部,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自此以后,县底镇的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反封建斗争轰轰烈烈,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文化建设中,容县人民法院注重把弘扬爱国将领们的革命激情、老区人民的艰苦奋斗精神和“百年诚信”的传统美德与孕育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之魂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法庭文化的精髓,引领先进文化潮流,在潜移默化中教育、熏陶、引导和规范法庭干警的言行,在点点滴滴和潜移默化中教化、辐射、带动人民群众。 独特文化品牌 打造岭南先进文化示范庭 传承历史,烛照未来。县底法庭紧密联系群众,把独特的地方文化与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秉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司法理念,摸索出了一套“三乡”工作模式——乡言乡语诠释艰涩法律;乡风乡俗化解矛盾纠纷;乡情乡意联结审判网络”,释法明理,定纷止争,设法化讼无讼,让社会矛盾化解于无形,打造了独特的岭南先进文化示范庭。 法官们坚持以和为贵,用乡言乡语诠释艰涩法律,促使纠纷“不伤心,更不伤和气”;坚持以俗为“味”,用乡风乡俗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佐料”,辅以人情事理的教化,打动认“死理”的当事人;坚持以“法”为尊,用乡情乡意联结审判网络,不断创新,多措并举,把矛盾防患于未然,消灭在萌芽、化解在乡村。 近年来,容县法院县底法庭收、结案都在200件左右,案件调撤率逐年上升,由前些年的70%多上升到今年的90%以上,判决也达到胜负皆服的效果。特别是2012年,收案543件,结案528件,案件调撤率高达94.13%,实现了“无上诉”和辖区民间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 责任编辑:
纪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