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泰和法院打造特色法庭 强化服务基层
作者:朱烈旗   发布时间:2013-04-25 14:00:02


    4月20日,江西省泰和法院沙村人民法庭院内人头攒动。一起相邻纠纷案件在江西省泰和县沙村人民法庭“假日法庭”开庭调解下圆满解决。这是该县人民法院推出“走基层,看特色、创一流”活动,大力打造特色法庭,强化服务基层农民的具体体现。泰和县人民法院现有禾市人民法庭和沙村人民法庭二个基层法庭,通过打造特色法庭,有效提高了干警的综合素质,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方便了群众,为辖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的的司法保障,提高了人民法庭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好评。

    树立形象 抓好庭院“绿化”

    今年清明节前夕,泰和县人民法院从机关抽调部分干警来到该院的禾市人民法庭和沙村人民法庭,帮助法庭干警在庭院植树、种花,法庭干警则利用空闲时间对庭院全面绿化、打理,如今走进法庭,进院即是郁郁葱葱的花草和树木,花园式的法庭给人以清新靓丽感觉。通过安全检测门进入审判法庭,庄严肃穆的审判区和旁听席严格按照法院审判庭样式打造,为人民法庭开庭审理案件提供了安全、良好的审判条件。调解室内设置了圆形调解桌,墙上挂上通俗易懂的民间调解谚语,给人以温馨、舒心的亲情和友情感。泰和县人民法院还为法庭配备了人手一台的办公电脑、装备了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电话、完整的监控设备,为法庭提供了一体式的办公条件。为体贴法庭干警的生活起居,院党组还为干警宿舍统一配备了床铺、被褥、衣柜、写字台和电视机,给法庭干警营造了家的感觉。重新打造、“绿化”的办公和居住条件,使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心中从此有了人民法庭的良好外在形象。

    服务基层 落实便民措施

    泰和县人民法院为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的基层服务作用,要求人民法庭“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做维护农村稳定的消防员、服务三农的服务员、普法工作的宣传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服务。该院的禾市人民法庭和沙村人民法庭为切实落实便民服务措施,创建了司法联络员制度,将辖区内各村委会书记或主任聘请为法庭的司法联络员,颁发了司法联络员聘任书,让百姓能随时找到法官,随时享受到法庭的司法服务。人民法庭同时创造的“晚间法庭”、“假日法庭”、“巡回法庭”更切实地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便利性,法庭干警居住在法庭,人民群众有事急需解决,即使晚上也可以到法庭来,人民法庭即开通“晚间法庭”,不限时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解纷止争。司法联络员制度可以让人民群众在节假日期间也照常能联系到人民法庭的法官,人民法庭开通“假日法庭”,即使节假日也办公,解决人民群众的急时之需。为照顾农村居民需要按时务农或交通不便、出行不便的困难,人民法庭开通“巡回法庭”,上门服务,就地开庭,让百姓纠纷解决在家门口,让人民群众从心中切实感受到人民法庭的良好形象。

    强化素质 打造为民队伍

    打造特色法庭,切实服务农民,关键在于队伍建设。泰和县人民法院从人才方面向法庭倾斜,为法庭配备了综合素质均较高的年轻业务人才,禾市人民法庭配备六名干警,全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一名为硕士研究生学历,沙村人民法庭配备五名干警,也均是大学本科以上法学学历。两个法庭干警平均年龄仅为32岁左右,每个法庭均有三到四名党员,从身体条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上保证了法庭干警整体素养。同时,在政治和业务培训上也向人民法庭干警倾斜,每年均不定期分批组织部分法庭干警到市中级人民法院和省高院接受培训,不断提高法庭干警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好的队伍才有好的成绩,该院禾市人民法庭干警创造的“三三调解法”,即审判人员立足庭前、庭中、庭后三环节,选择“时机、地点、人员”三因素,采取“背靠背、面对面、间接调”,效果明显,受到上级法院的肯定。沙村人民法庭干警提出的“四心调解法”,即“诚心、耐心、细心、平常心”调解方法也获得了全院肯定和推广。2011年,沙村人民法庭获“全市优秀人民法庭”称号,2012年禾市人民法庭又获得了“全市优秀人民法庭”称号。



责任编辑: 纪颖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