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送”出来的撤诉
作者:周春梅 发布时间:2013-04-26 11:53:43
一早上班, 庭长就交代我带好工作证,要去找个当事人,送达个案子。
这是个很简单的借款合同案。被告周某根借了信用社三万块钱,到期后信用社多次催收都没效果,不得已起诉到法院。案子定在下月开庭,今天得把开庭传票等送达给被告。跟我们一起去的信贷员小刘一路跟我们吐“苦水”:这个老周,贷款的时候说的好听,一准按时还钱,现在好,电话都不接!我又没去过他家,就一个身份证上的地址和门牌号,人都找不到!”我不禁疑惑:连信贷员都找不到人,我们更加找不到了,直接公告不就是了,干嘛还非得去找到人送达啊?庭长却在一旁说到:有地址就要去找找,我们首先要想方设法地送达到本人,穷尽其他办法实在送达不了的,才能用公告,法定程序上就该如此,这也是对当事人负责的态度。 花苑新村57号——这是信贷员提供的周某根身份证上的住址。汽车开进了一条小巷子,两边的房子门牌号显示我们找对了路。“28号,42号,49号,咦,怎么这路没有了?”我数着两旁房子刚有点“胜利”在望的兴奋,结果发现,车子已开到了巷子的尽头。下了车,我们开始沿着巷子附近的路找起来。我原本以为很快完事的,出来的时候伞也没带、鞋也没换。这时候天已经下起了雨,巷子两旁的民居屋檐有雨水不停地滴下来。我穿着单鞋,在逼仄的巷子里边走边找寻着门牌号,屋檐下溅起的雨水打湿了袜子,很是狼狈。 看到庭长在一处院墙前停下来,我紧走几步追上去。原来是排电表,上面一个电表上贴了个标签纸——“周某根”三个字赫然在目。问过旁边在家的妇人,确认了这里正是周火根的家。庭长走进院落叫了句:老周师傅在吗?里面果然有人应,门开了。看到跟在我们后面的信贷员,老周还以为是信用社的找上门来了。庭长跟他解释了一番,说是法院来送开庭传票等文书的,老周很是惊讶,不相信的问到:我这乡下地方你们怎么找到的?原来,之前小刘老是打电话催款,老周并不在意,摆出一副“我就是不还钱你耐我何”的姿态。前几天他得知信用社已经去法院起诉了,才有点担心,要是法院的人找上门来,邻居们知道了可就不好听了。不过随即他又想,这乡下地方的,信用社的人都不找过来,法院肯定也找不到的。他还把之前挂在院墙上的门牌给摘了,自以为从此“高枕无忧”了。庭长听完老周的“壮举”哈哈大笑:老周啊,你以为你把门牌摘了我就找不到你啊,你家那电表可比你诚实多了。老周搔了下头,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起来。庭长跟老周做起了思想工作:欠债还钱本是理所应当的事,之前老周也有按时去结息,现在钱也不多,到期了就一并还了,也省得信用有污点,到时候再想借就难了。老周边听边点头:是,庭长你说的对,就冲你们这下雨的天还大老远找得来给我送材料,我也知道躲不过,我等会就跟小刘去银行,把钱还上! 第二天下午一上班,小刘就来到法院,跟庭长说老周已经还上了钱,他专门来谢谢庭长,并要求撤诉的。就这样,原本一个“老赖欠债不还”的案子,被“送”出了撤诉。(文中人物为化名) 责任编辑:
纪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