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实践的根本是心中有人民
作者:通讯员 邱清龙   发布时间:2013-04-27 10:07:12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千古流芳的名言警句,无不说明实践的重要性。

    近些年,各级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新进的青年干警,有一些是“刚出校门就进衙门”,理论知识也许很丰富,但是社会经验极为匮乏,夸夸其谈的水平高,办实事的本领低,惟书本是尊,惟法条是从,照搬照抄的“教条主义”思想影响严重,从而与社会脱节,与国家离心,与人民离德,贻害无穷。

  据统计,在我国西部省份某些基层法院,新法官的民事案件的调解率比老法官的调解率要低百分之十以上,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新法官的调解率之所以低,是因为缺乏社会经验,对风俗习惯、百姓人情、道德品格知之甚少,在调解案件时自然就欠缺技巧与方法。事实上,通过调解结案,有利于案结事了,有利于避免或减少信访,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有一些青年干警自高自傲,缺少爱心,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群众有一种置之不理的做法,总认为自己是高级知识分子,是法学专家,是精英。他们只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其实,这种冷漠和自傲做法和想法十分有害,你脱离了群众,就等于是孤立了自己,迟早会被人民和时代抛弃。他们可能是“小皇帝”、“小公主”,好逸恶劳,吃不得半点哭,受不得半点累,从小娇惯坏了。进了法院也是怕苦怕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这类干警就更需要下基层实践,深入群众,感知百姓疾苦。须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那么,青年干警究竟要怎样做才能成熟起来,才能对国家对人民有用呢?笔者认为,做到“忠”、“勤”、“廉”三个字的内在要求,就可能达到理想的境界,至少也算是人生无憾了。

  所谓“忠”,就是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法律、忠于父母、忠于党。过去强调忠孝是人生的根本,做官先做人,现在看来,这个思想仍然不过时。我们可以推理,一个不忠不孝的人会做出什么样的坏事,一个不忠不孝的干警又会造成多大的坏影响。

  所谓“勤”,就是勤劳、勤快的意思。俗话说“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青年干警要朝气蓬勃,精神焕发,充满活力,要勤于工作,勤于劳动。懒惰吞噬青春,勤奋激扬人生。我们很难想想一个懒惰的人能干成功什么事情。就算机遇来了,懒惰的人也把握不住,与成功失之交臂。

  所谓“廉”就是清廉,廉洁。这是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意,更是成为一名合格法院干警的必然要求。腐化堕落败坏党风政风院风,为百姓所深恶痛绝。有个故事说,上帝造人,把人造成能力有限欲望无限的生灵,这就时刻警告我们,一定要驾驭好欲望这匹野马,否则,身败名裂,遭人唾弃。青年干警要学会克制欲望,不为金钱、权力、美色所迷惑。清廉的人往往是深具智慧的人。

  当然,我们绝大多数的青年干警是好样的,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法治国家的希望,我们相信,青年干警会改正缺点,发扬优点,多向老干警学习,向领导、先进同志学习,积累经验,提高水平,兢兢业业做好各项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实事,扎扎实实为实现“法制梦”、“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作者单位: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盼盼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