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书写法律的青春
作者:练倍先   发布时间:2013-05-06 13:42:41


    我的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年龄不大,却肩负着司法工作的重大责任。他们在办案部门的第一线,这里是法治的最前沿;他们深入基层,工作在人民群众身边,把法律的正义带进了村社;他们日复一日,用青春和热情换来了一个又一个案件的顺利调解结案;他们是80后,90后,为了自己的理想,放弃了城市里丰富多彩的生活,他们把法律的精神带到了大巴山腹地,带到了城口县,带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群众身边。

  在我的视野里,经常会有这样一个场景,一辆警车沿着曲折的山路前行,发动机的轰鸣声划破宁静的山野,但略显乏力,这是一条从庙坝去往双河的山路,这条路年久失修,路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碎石,这条路上通行的车辆并不多,类似这样的山路,原本应有的深深的车辙也不见了踪影,但这却是从外界通往双河乡的唯一一条道路。他们是城口县第二人民法庭的年轻干警,平均年龄也只有二十七八,他们这是要去双河送达法律文书。

  在我的视野里,经常还会有这样一个场景,每当一天辛劳的工作在下午6点钟画上句号,我带着一天的疲惫回到单位的宿舍里,抱着熟悉的枕头悍然入睡,我旁边床铺的同志依然没有回来,原来他还在办公室里做着额外的工作。我的室友是城口法院刑庭的一位审判员,刑事审判工作相比民事程序更加复杂,要求更加严格,工作更需谨慎,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对工作的热情,燃烧着的青春岁月烧掉的不是秒针的滴答滴,反而是被点燃了的工作热情,烈火之中,提炼出的追求法律正义的精神。

  除此之外,在我的视野中还有这样一个场景,一个身影在当事人双方之间不停的往返,一句句苦口婆心的劝解,一句句对有着不幸遭遇的当事人的慰问语,一句句从不厌烦的释名法律的话。调解工作不能马虎,顺民心才能得民意,这是第二法庭李勇庭长带给我的感悟。

  我也是城口法院普普通通的一名工作人员,在我身边,在我的视野中,类似的人,类似的事还有许多,只要用心去看,它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呈现在眼前,因为在这里有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燃烧青春,最求理想,维护着法律的正义,捍卫着法律的尊严。(作者单位:重庆市城口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盼盼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