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东东营河口区检察院"星期六约谈"彰显柔性执法
作者:殷红 发布时间:2013-05-07 15:35:12
近日,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检察院公诉科两名女干警与被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焦某进行了首次“星期六约谈”。这是在对焦某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一个月后的第一个星期六,在其选定的地点进行的一次约谈。案件承办人在详细了解焦某近期工作和生活情况的前提下,耐心细致地对其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疏导和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果。
“星期六约谈”制度是该院公诉科为监督被附条件不起诉人在考验期间的日常表现,引导其尽快融入社会,防止再入歧途而推行的一项创新性制度。它是指办案人在不穿制服、不开警车的情况下,在被附条件不起诉人选定的地点,通过与其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充分了解其在考验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全面掌握其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进行帮扶教育,发现存在不良思想或行为倾向的,及时予以矫正。该制度集未成年人保护、犯罪预防和教育矫治功能于一体,是新刑诉法实施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 首先,柔性执法,效果显著。约谈时,检察工作人员不穿制服、不开警车,约谈地点由被附条件不起诉人选定,家长、律师均不在场,尽可能营造轻松的谈话氛围,减轻未成年人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减少双方沟通的障碍,有助于办案人深入全面地了解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潜在的心理困扰,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使教育工作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其次,保护隐私,减少影响。在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限内,被附条件不起诉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抛下心理负担,改过自新,为社会所接纳。将约谈时间选定在星期六,可以让未成年犯合理安排时间,减少对其日常生活的影响,缩小社会知情范围,最大程度的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 再次,转变理念,创新机制。新刑诉法设立附条件不起诉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保护未成年人,但是以往的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在许多方面还存有缺陷,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星期六约谈”通过各种具体的人性化措施,进一步强化了办案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思想。相比以往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无论在理念上还是措施上都是很大的进步,也展现了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的执法理念。 来源:
正义网
责任编辑:
李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