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郯城检察院对接网络反腐 查办职务犯罪案件11起
作者:王自广 夏丽萍 马宗飞 发布时间:2013-06-08 15:50:14
“随着网络信息的百姓化和网络媒介的多样化,网络平台早已成为人民群众反映问题举报职务犯罪的一种新形式,我们院对网络舆情这一块非常重视,注意对网络舆情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判断,从中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自侦案件线索……”日前在山东省临沂市检察机关召开的反贪工作经验交流会上,郯城县检察院党组成员、反贪局长李荣晟所作的善于从网络舆情中追踪案件线索的发言引起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
郯城县检察院根据自侦工作中出现的时代新特点。高度重视从网络舆情中分析、判断、筛选有价值的案件线索,2012年以来,该院在网络舆情中先后分类获取自侦案件线索60多件,并依据这些线索“追贪查腐”,先后查办职务犯罪案件11起,使网络反腐成为自侦工作的一大亮点。 “为利用好网络平台,及时从网络舆情中分析筛选中有价值的案件线索,我院反贪、反渎、预防、技术、信息、政治处、办公室等部门通力协作,相继依托当地政府网站开辟了舆情举报板块,设立了QQ举报投诉群,公布了网络举报电子邮箱,尤其是成立了网络舆情监测小组,对互联网上出现的与驻地县与贪腐举报有关的舆情事件及时浏览分析,从中归类线索。”该院副检察长戴建国在接受采访时说。 今年2月,一篇《实名举报:山东郯城一工作区主任殴打他人致死却逍遥法外》的帖子在某贴吧贴出后,很快被天涯等网站及论坛转帖并引起热议。该院网络舆情监测小组对该网帖非常重视,及时将该帖子反映的线索转交给举报受理中,由举报受理中心安排工作人员秘密“下沉”到群众中间进行摸底调查,之后权某利用职务便利大肆索贿受贿的事实浮出水面。“金某因犯受贿罪、贪污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2年。”戴建国介绍说。 “在收集和分析舆情线索的过程中,我们注意从同类网帖或舆情中查找具有关联性的问题,通过多视角、全方位的研究判断聚集信息储量,透过表象抓本质,放大细微求真实,有效提高了舆情线索的成案率。”李荣晟局长真切地谈到了反贪干警们的工作体会。 在郯城县检察院反贪局,我们采访了负责查办段某贪污一案的青年检察官、侦查一科副科长王龙基,王龙基说:“段某涉嫌贪污一案的案件线索基本上是舆情检测小组从多件论坛热帖中获得的。”据他介绍,当时山东省内的多家网络论坛贴出该县某工作区群众对拆迁工作不满的帖子,有的帖子说自己家根本没有收到拆迁补助款,有的帖子说收到的拆迁补助款太少了,准备组织人上访,还有的说负责拆迁的工作区主要负责人段某肯定有问题。一个工作区竟然出现这么多的舆情反映,内中是不是真有“蛀虫”在作怪?舆情监测小组及时将网帖陈述的问题归纳为案件线索转给反贪部门。“依旧这一线索,我们查到了段某利用职务之便伪造拆迁户领款收据将数40万元拆迁补助款中饱私囊的犯罪事实。”王龙基说。 来源:
正义网
责任编辑:
李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