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生待“熬”
作者:易茜 发布时间:2013-07-09 10:55:27
生活中经常曾听人抱怨:生活“熬”不下去了。乍一听,多被动、多消极啊。于是我们对这个“熬”便视之如梗,生恐避之不及。其实不然,同样一个“熬”字,所折射出来的境界并不相同,关键看你怎么去理解。 生活是“熬”出来的,就像茶是泡出来的、豆腐是磨出来的、功夫是练出来一样,都是一个蜕变的过程。的确如此,每个人的成长都不可能一马平川,总会有崎岖坎坷;每个人的天空都不会一直阳光灿烂,总会有风霜雨雪。“人生自古多磨难,有谁相安过百年”,人生之路从来就不是平坦无阻的。生活中的艰难曲折、事业上的成败得失、人际交往中的矛盾纠葛、无法预料的天灾人祸等等都有要熬的理由。其实,熬的过程就是迎难而上、挑战命运的过程,就是打磨提炼、涅磐重生的过程。熬,表面上是一种考验,实际上是一种升华。不可否认,在人生的赛场上,“插队”是难免的,但却是偶然的,也是不正常的,更多的要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试问,哪一次的成功不是熬出来的?哪一个能人、强人、伟人不是在“熬”中练成的?哪一篇宏图伟业不是在“熬”中绘就的?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所理解的“熬”字,不是怨天尤人,不是孤苦郁闷,而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与智慧、胸怀、勇气、信念这些“正能量”是一脉相承的。对我们年轻人来说,更要把熬的过程当成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熬出精彩人生,熬出广阔天地。 笔者认为,人生之“熬”,得从认清现实开始。最起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人生总是身不由己,你想熬也得熬,不想熬也得熬。人生天地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纵然是力有不及,也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有生你养你的父母,你必须尽起赡养老人的义务;有伴你左右的妻儿,你必须撑起一个温暖的家;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你就有义务艰苦奋斗干出一番事业。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作为一名人民法官,更是如此。与其在迷茫中惶惶不可终日,不如趁着年轻多学习、多磨练,全心全意搏一把,就算是熬不出名堂,也不会留下遗憾。其二,逆境得熬,顺境也得熬。“顺境熬秉性,逆境熬心志”。是啊,失败了,我们熬,熬去叹息,熬去沮丧,熬出经验,熬出面对困难的坦然心态,熬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意志和毅力。成功了,我们还得熬,熬掉是的周围挑剔和嫉妒的眼光,熬掉的是浮华躁动,熬掉的是旁逸斜出,熬出的是清醒、从容、稳练、恬淡。其三,熬字是把双刃剑,有人熬出了辉煌,有人浪费了人生。如果不能理性、辩证地看待这个“熬”字,如果不是有目标、有方向、有预期地奋斗,如果对自己缺乏准确的认知和定位,如果只是抱着无可奈何混日子的心态,如果没有“不到黄河不死心”的决心和信心,那这样的干熬、苦熬,到头来只会熬“糊”、熬“烂”,一事无成。 特别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熬”是渐变的,甚至是缓慢的过程,而成功则需要不短的时间和精力来堆积。也就是说,人生之“熬”,看似遥远、飘渺,实则近在咫尺、刻不容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古人早已发出警醒之言。是的,人生其实并不漫长,我们能够为事业奋斗的年岁就更加短暂了,若不趁早收拾行装,奋勇前行,就难以有所成就。我觉得,就像烹调有讲究一般,“熬”人生也应该把握住一些关键:比如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矢志不移地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行;比如说要有“滴水穿石、铁杵成针”的恒心和毅力,行百步而半九十,不动摇、不折腾、不退缩;比如说要因时因地制宜,适应时代变化,与时俱进,时移则备变。当然,要把自己的志向与职业操守结合起来,与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走好每一步,熬出有意义的人生。 只言片语,实属有感而发,不尽成熟,聊以自勉。 责任编辑:
王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