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贪官只不过是一个剩菜的盘子
作者:张选仁 发布时间:2013-07-22 14:42:16
说到贪官,有人便会骂一声喂不饱的狗。作为喂狗的主人,把贪官与狗并列,我倒觉得那是对狗的冤枉。因为狗是喂得饱的,并且我现在还养着一只英国古牧就可以证明。 不论本地狗还是外来的狗,只要进了主人之门,它都对主人就十分忠诚,从来没有嫌贫之疑。而贪官就不同了,不论是本地的还是异地的,组织上把他派到一个贫困的地方,他就会怨声载道,心中总想到自己“吃不饱”。“吃不饱”也得去,这是组织原则。但当主人节衣缩食满足他们的欲望之后,他们又要夹起尾巴溜走了。而狗却不尽然,尽管主人遭遇什么困境,它们都不会弃主求生。这里略举一例,福建省清流县东山村有一"黄狗大将军"墓,据萧氏族谱及村民传说,萧禹为唐高祖的开国元勋之一,萧禹有个与众不同的嗜好,特别喜欢养狗。不管是赴宴还是出征,身边总是带着一条大黄狗。一次,萧禹应朝廷召遣,出兵讨伐番兵时不幸驻营纵火,他奋不顾身坚持阵地指挥作战,可是,大火非常凶猛,整个营地都成火海,士兵们全都殉于火中,萧禹也昏倒在地,只有那条黄狗紧跟在萧禹身边。正在临危之际,黄狗灵机一动,迅速冲到附近的水坑里,沾满一身水,用湿润的身躯在萧禹身边滚来滚去,才把主人身边的烈火扑灭。天黑下来了,黄狗咬着主人的脚绑,摇晃着叫主人起来。这时,萧禹处于半昏迷状态,忽觉身边有动静,以为是敌人近身,于是,用脚猛力一踢,只听"嗷"的一声,黄狗被踢出一丈多远,七窍流血,不动了。萧禹翻身一看,才明白是心爱的黄狗救了自己的生命。事后,他把黄狗埋葬在一个山坡上,写了一幅挽联:"千秋与狗同分功劳,万代与狗同享甘苦",以示祭祀狗的救命之恩。萧禹回宫后,就把这事奏明皇上,皇帝听了深受感动,加封这条黄狗为"黄狗大将军"。随后萧禹便令族人在家乡东山的后龙山上树碑为念,从此,东山人就有扫"黄狗大将军"墓、祭"黄狗大将军"的传统习俗。汶川大地震,当时的电视新闻也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只狗的主人被埋废墟,在救援人员未赶来之前,是那只狗从几百米之外衔水来舔主人的嘴延缓了主人的生命。类似义犬救主的故事,打开百度密密麻麻,但要搜索贪官爱民,却是一片空白。 基于个人养狗经验,狗是喂得饱的,只要它吃饱了,即使拿肉给它,它莫非也就是尝两嘴,在强行它也不吃。至于贪官喂不饱,那倒是千真万确。如果不信,咱们就来沿着贪官的套路剖析。同所有公职者一样,贪官们也有国家规定的法定工资,按职位、级别,他们都比一般职员较高,论理来,一般职员吃得饱,他们也应该吃得饱了。但除了吃国家规定的法定工资,贪官们还要巧立名目以动用公款招待上级、招待客人,并且还美名其曰,招商引资、联络感情、发展地方经济。正因为有了这一幌子,奉养贪官的主人们也就听之任之又给他们增食,同僚花天酒地不算,最后还要连他们的猪亲狗戚也要百姓豢养,害得属下犬马小跑小撒。狗如果超出主人供给范畴大嚼大啃,那必然会遭主人一顿痛打,但贪官们就比狗幸运多了。为何比狗幸运,因为狗的主人只有一个或一家,而贪官的主人少则十几万,多则上千万甚至上亿,你打我不打,最后让贪官钻了空隙。正因为有了这一空隙,贪官们除了公款吃喝,他们又变相的玩出了挂钩奖、责任奖,只要你有那个级别,年终又有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地方官员再分配。同是公务员,即使同级,有权的和无权的相差翻番甚至十倍有余。像这样的乡长、镇长、县长、市长干上一届,莫说是吃不饱,依我看来,就连他们的子孙后事都安排好了。但他们还在吃不饱,血盆大嘴又向那些跑官者、要土地者、要资源者张开。于是,百姓便骂贪官是喂不饱的狗,甚至公开呐喊,养贪官不如养狗。 说贪官是喂不饱的狗是对狗的侮辱?那我们又该骂贪官为何物呢?把他们称之为河马吧,但据养河马的人介绍,河马吃多了、吃好了就长不大,而贪官呢,在特定的环境下越吃的多,越长得快;把他们称之为貔貅吧,那是传说中只进不出、招财进宝的神物,而贪官没有那个资格,因为他们不但没有给百姓招来利益,反而蛀蚀百姓心血。 贪官到底为何物呢?由此我想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想吃尽天下美食的人,在他即将被撑死的那最后一分钟,他终于醒悟了。说是下辈子不做人了,要做一个可以吃尽天下美食又永远都吃不饱的神物。上帝给了他一次重来的机会,他满心喜悦的准备奔向新生活,然而他再也吃不下去了,结果变成了一个盛菜的盘子。 联想到时下被揪出来的贪官,没有哪一个不是剩菜的盘子?最近被判处的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担任郑州铁路局武汉铁路分局党委书记、分局长、郑州铁路局副局长、沈阳铁路局局长、原铁道部运输总调度长、副部长、部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为邵力平、丁羽心等11人在职务晋升、承揽工程、获取铁路货物运输计划等方面提供帮助,先后非法收受上述人员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6460万余元被判处死缓。就像故事中的那位想吃尽天下美食的人,上帝也给刘志军一次重来的机会,但那盘子中的6460万余元“剩菜”永远也不属于他的了。 作为天下最大的剩菜盘子算是和珅府,占地三万平方米,剩菜2700亿。盘子归谁所有,国家;剩菜归谁享用,人民。如果有人想以剩菜盘子为荣以遗臭万年与名存千古形成巨大的反差。那么,作为一个乡科级、县处级或者再大点的官员,我到要劝你们早点死心,因为不论从哪一个角度,你永远也没有和珅的条件。有如做一个肮脏的剩菜盘子,倒不如像鲁迅倡导的那样做一个吃草挤奶的牛。如果真的这样,老百姓就不会骂某某养的“爹”狼心狗肺、某某养的“妈”恬不知耻,儿女走在街上也能挺胸气昂,喂不饱的狗也能还原本质。 国家富强了,经济宽裕了。贪官作为剩菜的盘子虽然剩点对一个强大国家来说无非九牛一毛,但它影响着一个乡、一个县、一个市甚至一个国家的执政形象,因此我还是要为那些“剩菜盘子”们献上一言,在按联合国一天一美元收入的脱贫线标准,中国还有1.5亿人未达到脱贫,按中国人均年收入1300元的贫困标准,还有4000多万人没有脱贫的情况下最好少剩点或者不剩,因为天下根本就没有“吃尽天下美食又永远都吃不饱的神物”。 责任编辑:
王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