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检察院> 检察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重庆:建立"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工作机制
作者:沈义   发布时间:2013-07-25 14:14:59


    “5年来,我市检察机关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定期开展十佳(优秀)业务能手竞赛,培养了19名全国检察机关各类业务十佳(优秀)能手。”这是记者在重庆市检察院今天召开的全市检察机关第三次政治工作暨检察长座谈会上了解到的消息。

    据悉,2008年以来,该市检察机关率先在全国检察机关出台干警岗位素能标准,构建起自学、培训、练兵相衔接的素能提升新模式。全面实施正规化大规模岗位培训,开展各类培训102期9570人次,培训规模比前五年翻两番。狠抓检察实务和修改后刑诉法、民诉法专项培训,基本形成了专项业务培训课程体系。同时,坚持举办司考助学培训,通过司考人数达到1413人,比2007年上升18.7个百分点。分条线组织精品案件、优秀法律文书、示范庭等岗位练兵,定期开展十佳(优秀)业务能手竞赛,抽调骨干参办大要案以战带训,培养了19名全国检察机关各类业务十佳(优秀)能手。另外,注意着力培养高层次人才,鼓励参加高学历教育,深化检校协作,加强人才库建设,推出了2名全国检察业务专家、23名全市检察业务专家,44人入选高检院人才库,403人入选市院人才库,培养博士研究生9人、硕士研究生745人。通过多措并举,全市检察干警本科以上、全日制本科以上、硕士学位以上分别占总数的88.3%、43%、16.9%,比2007年分别上升10.9个、15.9个、9.9个百分点。

    重庆市检察院检察长余敏在会上要求,全市检察机关今后要坚持把提高队伍素能作为核心任务,一方面要着力提升岗位技能,认真开展为期三年的全员岗位大练兵活动,以履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新增监督职责、执法规范为主要内容,按照“注重实践、符合实际、着眼实战、强化实务”的要求,本着“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坚持分类施教、技能竞赛与实战磨砺深度融合,不断探索岗位练兵的新模式;坚持把“传、帮、带”和“练、学、赛、用”相结合,广泛开展案例研讨评析、审讯庭审观摩点评、技能演练交流、结案报告评比、精品案件评选、轮岗锻炼等活动,鼓励和引导干警在执法办案的生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才干,整体提升全市检察干警的实战能力。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职业素养,各级院要遵循检察人才成长规律,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以实施“个人素能提升计划”、检察人才项目规划、检校协作提升学历教育层次等为抓手,创新完善检察理论、实务课题研究与人才培养相衔接的培养模式,为干警搭建知识向能力转化、实践经验向理论素养升华的平台,努力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深厚、实战经验丰富的办案骨干,造就一批在全国检察机关有影响的业务领军人物。

    余敏强调,各分院、基层院要把提升队伍素能作为今后一个时期队伍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建立“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履职尽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按照市院人才培养规划,结合本地实际,明确目标、计划,逐级分解、落实到各条线、具体到培养对象,建立人才培养档案,强化培养措施。各级院要根据人才队伍现状,以领导干部、业务一线人员为重点,大力提升队伍素能,大力提高法律监督能力。



来源: 正义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