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检察院> 检察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上海普陀检察院开展互动模式案例教学活动
作者:张佳楠   发布时间:2013-08-05 10:57:57


    这是一次案例讲评?一次教学活动?不,这是一场闪烁着智慧火花的“头脑风暴”!日前,上海市普陀区检察院结合“两岗”活动,打破传统授课模式,面向年轻公诉人开展新形式案例教学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一起在办公室里发生的凶杀案,没有目击证人,没有被告人供述,没有被害人陈述,尽管这是一起没有任何直接证据的‘三无’案件,最后还是对被告人定罪了,依靠什么?谁能回答?”活动刚开始,负责授课的检察长助理胡春健便向参训学员抛出了一个问题。大家面面相觑,似乎对这样“直接提问”的教学方式还不适应,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略带拘束地说出自己的答案。但随着课程的深入,授课老师循循善诱,有意识地引导学员进行互动,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抛了出来,学员精彩的回答也层出不穷,有时针对一个争议焦点还会引发一场小型的“辩论”,用于发言的话筒也开始变得“抢手”起来。

    本次授课以“新刑诉法视野下证据的研判与运用”为主题,选取了一起典型的真实案件,结合新刑诉法中关于证据制度的修改,围绕“鉴定意见的审查与采信”、“如何运用间接证据指控犯罪”、“如何补充完善相关证据”等法律知识点开展教学。每位学员都以案件公诉人的身份,思考并阐述对证据审查、采信、运用的观点,充分舒展自己的思维。课堂上回响着不同的声音,交织着不同的观点,为时两个多小时的课程几乎没有冷场。

   “没想到效果这么好,”普陀区检察院政治部主任崔晓丽说道,“在事先准备活动方案时,我们广泛征集干警意见,有多人提出希望能加强授课时教师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性,于是我们决定采用‘头脑风暴’的教学模式,以学员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并选择一位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并且善于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员互动的检察官来担任教师。”

    课程结束后,学员们对活动进行了点评。“感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在不知不觉间就印入了脑海里”,“讨论的案件很有争议性,非常值得讨论”,“今后办案时我会更注重对证据的全面审查,提高庭审时对于零口供案件的临场应变性”,“讨论得那么激烈,旁听的都不打瞌睡了”,“希望课程时间可以再长一点,形成长效机制更好”。

    据悉,普陀区检察院对本次教学过程进行了同步录音录像,以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延伸教学成效。



来源: 正义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