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党政> 各地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审计署称未发布地方债审查进展 投行预测不理想
发布时间:2013-08-07 08:41:10


    9城市负债已超100%?

    审计署称未发布审查进展信息

    8月6日,有媒体扔出“重磅消息”,称据审计署相关负责人透露,按照此前国家审计署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对36个地方政府本级审计的结果来看,审计署审计的36个地区债务中,有9个省会城市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超过100%。在9个省会城市中,债务率最高的达到188%,加上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债务率最高的达到219%。

    为此,记者昨日致电审计署求证,但审计署相关人员却向记者表示,国家审计署除了在7月28日于官网上发布过展开政府债务审计的公告外,没有向外发布过任何关于地方债审查进展的信息。“不知道那么多消息是从哪来的。”这位工作人员说。

    哪9个城市

    根据现有地方政府债务数据,来推测这个名单难度很大。但根据这家媒体整理的数据显示,通过从公开的债务和财政信息入手,省会城市中债务压力排名最高的10个为:南京、成都、广州、合肥、昆明、长沙、武汉、哈尔滨、西安和兰州。

    而此次审计署的审计结果尚没有出炉,不知此前上榜的“9城市”,在这次新的调查中,是否有更劲爆的新闻?是否会出现“中国式底特律”破产呢?

    投行预测不理想

   “中国不会出现底特律式破产。”虽然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明确表示,中国当前的债务问题为财务困境并非债务危机。但各大投行对中国地方债问题却一致持“不理想”观点。

    据彭博的4位分析师估算,从2010年底以来,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可能已经上升了高达50%。至今年6月30日,贷款余额可能已经达到15万亿-16万亿元。

    摩根大通在上月报告中写道,今天的中国和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类似,广义的信贷规模已经几乎达到了GDP规模的两倍。摩根大通经济学家Grace Ng表示:“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当一个国家的负债比率上涨得如此快速,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也就更高了。”

    而野村证券年初表示,“5-30”法则显示,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的风险上升了。因为过去在爆发危机前的5年时间里,日本、欧洲和美国的负债率都会上升约30个百分点,而野村估计,2007-2012年中国的负债率上升了34%。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宏观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国家在相隔不久又再次启动审查,的确显示出“地方债”问题比较严峻,虽然目前有些省市负债严重是事实,但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持有的资产规模高达100万亿元,几乎是GDP规模的两倍,因此情况没有那么可怕,完全可控。

    压力被夸大?

    浙江省沿海城市的某位县长告诉记者,外界对于“地方债”的压力着实有些夸大,事实上,以他所在县为例,地方债占GDP的比重不到1/3。虽然目前二三线城市房地产有泡沫化现象,靠“卖地”解决地方债的办法变得越来越行不通,但县政府通过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开展更多的新兴产业,比如绿色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先进制造业等,提高优良资产的比重,从而抵冲一部分来自“地方债”的压力。

    国金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分析师陶英杰认为,地方政府还有许多优良资产,可以通过减持资产的方式来应对“地方债”压力。

    业内人士分析,如今地方债的主要来源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过大,虽然这些投资回笼时间较长,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都属于优良资产。预计未来18个月,中央政府将会通过扩大地方债市场规模,容许地方利用直接发售债券再融资等办法,来处理地方政府的坏账贷款。



来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