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党政> 各地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舆情蓝皮书:政府机构对于舆情干预的积极性增强
作者:贾玥   发布时间:2013-08-19 14:38:03


    8月19日发布的2013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3)》指出,政府在信息发布层面正在从被动转为主动,尤其是微博、博客或者论坛回应呈明显上升趋势,说明政府机构对于舆情干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

    据了解,2012年地方政府为舆情主体的反腐倡廉舆情占比位居首位,占比57.0%,但呈下降趋势,低于2010年占比72.4%和2011年的占比59.7%。蓝皮书认为,这表明中国反腐倡廉舆情事件的主体仍然是地方舆情,其占比远远超过其他舆情主体,基层问题是中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

    此外,从媒体渠道来看,由于新媒体的迅速普及,地方舆情影响力扩展至全国甚至海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也使得作为舆情主体的地方政府更频繁地受到全国甚至更大范围的关注。但是近3年来地方政府舆情占比呈明显下降趋势,在舆情事件频发的新媒体时代,地方政府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并且舆情应对能力在逐渐提高。

    蓝皮书统计显示,2012年舆情持续时间为1周以内的事件占比55.2%,明显高于2010年占比37.3%和2011年的占比53.8%。其中,舆情持续时间为2周-1个月的事件的平均媒体和公众关注度最高,紧接其后的是舆情持续时间为2-3个月的反腐倡廉舆情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微博、博客或论坛回应的比例为20.8%,明显高于2010年5.9%和2011年12.9%。影响较大的舆情事件有郑州房妹事件、微笑局长杨达才名表门事件、辽宁凤城市委书记疑卷款2亿离境、兰州市长名表门、青岛一村官被指拥34套房估价上亿、儿童慈善会公款出国考察遭质疑等事件。

    蓝皮书认为,这种变化说明政府在信息发布层面正在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官方发布、对外公告、发表声明等主动型发布方式,尤其是微博、博客或者论坛回应呈明显上升趋势,说明政府机构对于舆情干预的积极性增加,主动性增强”。

    蓝皮书由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来源: 人民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