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公安> 公安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张爱军:传播政法机关"好声音"广聚"正能量"
发布时间:2013-08-20 14:22:09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今年的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政法机关要着力提升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能力。4月25日,孟建柱就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宣传工作又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政法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宣传工作,全面提升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是政法机关加强执法司法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7月26日,孟建柱同志在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宣传工作暨长安杂志创刊20周年座谈会上又强调,要与时俱进、转变理念,不断提高政法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影响力,更加积极主动地顺应民意、回应关切、改进工作,全面提升新媒体时代政法宣传工作水平。孟建柱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批示精神,深刻阐释了做好新媒体时代政法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应当遵循的工作理念,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法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贯彻落实。

    认真学习贯彻孟建柱重要讲话批示精神,就是要从战略高度看对政法宣传工作的重要作用,统筹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政法工作规律,推动政法宣传工作在理念、对象、方式、内容等各个方面的转变。在理念上,要实现从虚功虚做到实功实做的转变,把政法宣传工作置于开创政法工作新局面、塑造政法干警新形象、提升政法机关新能力的高度去认识和推进,做到实功实做。在对象上,要实现从内宣为主到内外并重的转变,少一些“保守”心态、多一些“开放”姿态,少一些“居高临下”,多一些坦诚相待,积极面向公众、面向社会主动做好引导社会舆论的各项工作,在先说、多说,说准、说透、说及时上下功夫。在方式上,要实现从专门机构从事到干警全员参与的转变,建立健全宣传工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性互动机制,着力构建“人人都是通讯员、事事都有新闻点、处处都成宣传窗”的大宣传格局。在内容上,要实现从单一宣传到全面反映的转变,通过广度宣传政法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深度解读各种社会事件的法律蕴含,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映好,把平安青海、法治青海、过硬队伍建设的成效展示好,广泛凝聚政法舆论的“正能量”。

    认真学习贯彻孟建柱重要讲话批示精神,就是要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政法机关面临的空前开放、高度透明、全时监督的舆论环境,着力打造立体化宣传体系,努力构建功能互补、覆盖广泛、导向正确、便捷高效的全媒化政法宣传新格局。要用好传统媒体,掌握舆论“风向标”。加强与传统媒体的联系沟通,在新闻单位聘请一批特约记者和评论员,联办培育一批受众面广、收视率高、影响力大的专题和栏目,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宣传政法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宣传政法机关在维护稳定、社会管理、执法办案、服务群众等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大力宣传政法战线英雄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着力形成政法主流舆论。要用好新兴媒体,抢占舆论“制高点”。高度重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主动开展网络问政,着力减少舆情隐患,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送到互联网的各个角落去,努力使新兴媒体成为提供政法综治权威声音的前沿阵地,成为树立政法干警良好形象的重要平台,成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渠道,成为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有效载体。要用好自办媒体,巩固舆论“主阵地”。善于借助新闻单位的力量,积极打造精品栏目、名牌栏目,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政法工作、服务于人民群众。当前,尤其要加强政法专业网站的运用和政法官方微博的建设,定期发布政法工作的重大决策、重点工作和创新举措,让人民群众及时获取权威信息、服务资讯和法律指南。

  认真学习贯彻孟建柱重要讲话批示精神,就是要增强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准确把握新媒体时代受众特点,悉心体察群众所思所盼,积极回应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要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并作为服务的主体,确定宣传主题、谋划工作思路、策划报道方案、制定具体措施、解决实际问题,都要自觉地坚持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坚定地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知情权,充分尊重公民的表达权,讲群众想知道的,回应群众所关心的。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力依靠群众力量开展新闻宣传,大力宣传人民群众在维护开展基层平安创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教育、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政法工作。要紧紧围绕服务群众拓展宣传方式,经常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键对键沟通,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不断提高宣传的亲和力、感染力,充分发挥政法宣传工作在宣传党的主张、服务政法工作、推动法治建设、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 法制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