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公安> 公安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新疆一事业单位部门主任涉嫌诈骗1250万
作者:潘从武 吕鹏宸   发布时间:2013-11-01 13:46:14


    为了还清150万元的房屋借款,新疆一事业单位某部门主任王某,以低价出售单位房屋及罚没物品为名,先后诈骗1250万元,11名受害人纷纷上门讨债,走投无路的他向警方投案自首。

    11月1日,记者从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了解到,王某因涉嫌合同诈骗目前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假合同骗了发小540万

    8月12日,王某来到乌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二大队投案自首,称自己骗了别人一笔钱,无力归还所以向警方自首。

    随后,受害人李某也来报案,称自己被王某骗了540万元,警方当日立案调查。

    李某和王某是发小,李某非常信任王某。去年4月,王某告诉李某,某地州单位有一批罚没物资将以低价出售,还有一些工程对外承包,他能促成这些生意。自认为对王某知根知底的李某,在与王某签订书面协议后,先后将540万元现金打入到王某指定的一个账户。

    一年过去了,王某所承诺的工程和罚没物资都成了泡影,书面协议成了一张废纸。自知上当受骗的李某曾经有过自杀的念头,这件事他至今都没有和家人提起,害怕家人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最后,多次向王某催债无果的情况下,李某向警方报警。

   “低价售房”诈骗710万

    王某投案自首后,民警经过侦查发现,自2008年起至自首前,王某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先后以介绍低价购买集资住房、钢材等罚没物资为由诈骗10起,涉案金额710万元。

    许某也是受害人之一。今年4月,王某找到许某称本单位有批集资房屋要出售,一平米不到4000元,总价为42万元。徐某正好要给儿子买房,听闻后按王某要求给他指定的账户打入定金5万元,签订了书面协议之后,许某又分4次给王某打款16万元。事后,许某发现被骗,向王某多次索要钱款,一直无果。

    据警方调查,王某诈骗的全是熟人,不是朋友就是身边的同事,诈骗的金额从2.7万元至44万元不等。

    骗了多少钱自己记不清

    今年45岁的王某,大专学历。他借了别人150万元在珠海买了一套房子,给其妻子和女儿居住。为了还钱,他越陷越深,至于一共骗了多少钱?花到哪里?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有时,催债的人到单位去找王某,他就假装给“局长”打电话,让“局长”给受害人解释,说这事正在办,不要着急。

  其实“局长”是王某找人冒充的,为了提防有人到单位闹,他提前找好人,交代好,一旦自己打电话,对方就按提前说好的“台词”说就行。有时,王某也会亲自上阵,冒充“局长”给受害人打电话,安抚受害人。为了不让受害人怀疑,他还刻意模仿局长语气,以至于很多受害人信以为真。

    王某自己有手机,却很少开机,也不带在身上。有事打电话时,都是借用朋友的手机,受害人通过电话很难找到他。



来源: 法制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