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点击刷新
作者:刘宁 发布时间:2013-11-06 14:51:19
步入中年后,逐渐发现,朋友间各自忙于工作及出于身体健康的考虑,往来渐稀疏了,不似青壮年时期,大家轮流做东,三日一小聚,五日一大饮,好不热闹。但令人深思的是,有些朋友,即使不常往来,但友情依旧,让人常在闲时挂念,即或不见面,至少也有电话联系;见面则如沐春风,相谈甚欢。但另一些朋友,则逐渐疏远甚或交恶了。 原因不外乎几种:其一,不与时俱进,失去共同话语。交友交心,重在思想交流。当初大家因为谈得来,思想合拍而成为朋友。但这并不表示这种状态会一直延续下去,人的思想会随时间、环境而变化。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也会因时间而改变。尤其是社会发展如此迅速、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如果朋友中的一人,两耳不闻窗外事,好像这世界的变化与其毫无关连,朋友见面,还只津津乐道于杯中物或陈年旧事,和他谈点新事物或时事,则如对牛谈琴,索然无味;久而久之,话不投机半句多,这朋友间的往来,也就少了甚或断了。其二,自恃老友,吃友情老本,而不懂珍惜、维护友情。友情其实也如物件,需要经常小心维护,不然灰尘覆盖,就不如原来光亮了。朋友间再好,也有各自的隐私空间,有意或无意地冒犯,都会使这份友情打折或归零。有些人,自认为彼此间够熟、够友,就逐渐地忘记了朋友交往中的一些禁忌,大大咧咧,不看场合、对象,百无禁忌,有时恶语伤人六月寒;有时以揭朋友隐私为乐,还自以为活跃了气氛,自以为老朋友不会计较。殊不知,君子绝交,不出恶声,朋友心中不快,亦不好发作,但下次还往来吗?免了。在他的朋友名册中,其人名字已删除,联系不再,而其本人还蒙在其中,不知因何对方就不和自己往来了呢。其三,有些人,人一阔,脸就变,这种人,不说也罢,本就不该和其成为朋友的。 由此又想到亲情,前段时间父亲病危,需要全日陪护,我们几兄弟轮流值班,那辛苦自是不说了,最难受的是,与父亲近在咫尺长时间相对,竟然无话可说了,那场景,要多尴尬有多尴尬。父亲从小对我们的教育是传统的方法,父子间代沟不小,不象今日般,多年父子成兄弟啊,加上父亲在二十几年前因病提前退休,在农村老家没多少报纸杂志可看,更别谈电脑上网之类了,可想而知他对当今社会的变化有多脱节。我们和他说话,经常是讲不到一起的,渐渐地,回去看望他,默默吃饭的时间多,父子间谈话交流的少了,日积月累,沟通更加困难,也因此才有如今的尴尬局面。 友情不维护会褪色甚至变质,爱情何尝不如此呢,当初的新鲜感一过,柴米油盐酱醋茶,嗑嗑碰碰,七年之痒(有时都不到),分道扬镳者,何其多矣!与时俱进,保持有共同的话语和爱好,经常交流沟通,这样才能历久弥新,平平淡淡中见真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有一首歌词唱道:不是我不知道,这世界变化快。是啊,坐地日行八万里,那难道就成为我们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的借口了吗?友情、亲情和爱情如此,工作上难道不更加如此吗,不更新业务知识,和尚撞钟,那大浪淘沙,我们将是被淘去的沙子,而非留下的真金白银。 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的一生,就如那支向着靶心飞去的箭,要想达到目标,不至于在中途坠落,那么,我们就要经常地抓起鼠标,给我们的大脑、心脏,点击→刷新→再刷新。 责任编辑:
倪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