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用翟树全精神的闪光点集聚正能量
作者:胡清文 发布时间:2013-11-07 14:18:02
翟树全同志是吉林省农安县人民法院哈拉海人民法庭副庭长,参加工作24来,扎根基层,一心为民,始终工作在条件艰苦的农村法庭,无怨无悔地服务百姓,审结了2400多起案件,无一错案、无一超审限、无一引发上访、无一矛盾激化,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乡村法官”。2012年,他被授予 “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并当选全国“十大法治人物”,今年7月被中组部、中宣部确定为“最美基层干部”,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将翟树全同志定位为:百姓爱戴的乡村好法官。 典型就是旗帜,榜样就是力量。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从翟树全身上可以发现其精神的闪光点以获取力量,为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集聚正能量。 在条件艰苦的农村法庭坚守24年体现其公仆情怀。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说:“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我也是一名农村基层人民法院的法官,能在条件艰苦的农村法庭工作几年是容易的,但是,像翟树全同志一样在农村法庭工作24年是不易的。如果他没有胸怀公仆情怀,就不能24年如一日长期坚守的。人们向往都市繁华的生活是没有错的,我们青年法官也不例外。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有9亿多是农民,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的新农村,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在农村基层法院人才难留,人才严重短缺的当前,更需要像翟树全一样胸怀公仆情怀情的青年法官到条件艰苦的农村法院,甚至农村法庭去敬业、去锻炼、去担当和坚守。 “四无”地审结了2400多起案件闪耀其务实精神。司法无小事,事事关民心。“翟树全同志共审结了2400多起案件,无一错案、无一超审限、无一引发上访、无一矛盾激化,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乡村法官’。” 他所审判案件呈现无一错案、无一超审限、无一引发上访、无一矛盾激化“四无”工作成效是难能可贵的。虽然是短短几句话,却凝聚着他无数的心血,一生的奉献铸就了其人生的传奇和辉煌。众所周知,农民的教育程度不高,法律意识也低,他们听不懂更多的法言法语,要把一些农村刺手的疑难案件处理好,这需要我们学习翟树全同志立足群众路线,发扬其爱民为民、忠诚敬业、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不怕苦、不言累,深入群众调查,用群众语言讲法理,把当地风俗和乡规民约等融入到审判工作中,积极开展能动司法,切实提升自己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加强具体工作方法和审判技巧的学习,在平凡的岗位上有所作为,创造业绩。 秉公办案两袖清风彰显其清廉形象。古人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名利和诱惑面前,翟树全同志24年来始终坚守着清正廉洁底线,保持着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在审理农村案件过程中既做到了与民同乐而又不失职业道德,既能动司法又不失自身廉洁性,做到送礼不要、请吃不要,清白做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先进事迹展现了人民法官的浩然正气。我们要以翟树全同志为榜样,要热爱法官职业,珍惜法官名节,爱护法官声誉,坚守清正廉洁的底线,进一步树立清廉形象,保持淡泊名利的健康心态和简单朴实的生活作风,不让天平蒙尘,不让国徽失色,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不断传递着司法正能量。 责任编辑:
倪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