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公安> 公安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6人团伙假借高价收玉行骗在京落网
作者:赵艳红 林森   发布时间:2013-11-13 09:54:17


    假装摆摊收购玉石,由同伙扮成卖玉人高价卖玉,而后以自己现金不够为由恳求事主先代其收玉,留下电话并坦言事后付给高额报酬。可当事主买下玉后依所留电话联系摊主时,却发现电话无法接通。近期,北京市海淀警方抓获一个以代购玉石为名行骗的六人诈骗团伙。

    10月22日中午,市民成先生经过昆玉河附近时见到路边有两名男子摆摊收玉,铺在地面的绒布上摆有几件玉器,还有两个人拿着几个玉器和摊主商量收购价格。对玉石古董小有研究的成先生停下来看了一会儿,眼见卖玉人手中一个不大的玉石件被高价收购。

    收玉男子还对另几个玉器感兴趣,因为手里没有足够现金还担心卖玉人改主意不卖了,便求助一旁围观的成先生,希望成先生帮忙先带购,事后再向成先生出高价把玉买回来。为让成先生放心,这名男子还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成先生,并坦言一定出3倍高价答谢。成先生见此便答应帮忙,于是他用15000元的价格从卖玉男子手中收购了4件玉器。摆摊男子让成先生好好保管4件玉器,第二天取出现金后再与他联系换回玉器。然而从那天以后,成先生与摆摊男子再也没联系上,对方的电话始终无法接通。这时成先生发觉自己受骗了,于是立刻报了警。

    接警的海淀分局刑侦支队便衣队侦察员在了解了案件详情后,先对案发现场及周边进行了详细的走访调查,并调取了现场附近的监控录像。侦查员发现,事主成先生遇到的是一个有组织的诈骗团伙:两人摆摊,两人卖玉,另有一人在周围负责望风,监控中几名嫌疑人的体貌特征清晰。根据这类诈骗团伙的流动性特征,团伙成员不会有固定住所,经常更换临时落脚点,所以侦察员将走访重点放在案发周边中小旅店上。很快在海淀区某招待所里,有人辨认出团伙成员中的一人入住在该招待所,该人姓赵。这个赵某正是留手记号给事主成先生的“收玉人”,而民警进一步调查发现与嫌疑人赵某一同入住招待所的其他5人中的4人就是10月22日参与诈骗事主成先生的其他嫌疑人。

    10月31日上午8时,侦查员在该招待所内将赵某、王某等6人抓获。经审讯,6人对以收玉卖玉为名进行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而嫌疑人赵某曾在2009年因设局卖古玩文物被上海警方抓获。

    在此,海淀警方提示:骗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想获得利益的需求,抛出利益绣球,引诱被害人上钩。如遇不相识或身份不清的人提出类似的高额回报的代购申请时,一定要仔细甄别对方身份,若拿捏不准最好予以拒绝。



来源: 人民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