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南警方斩断一个横跨琼岛5市县特大贩毒网络
作者:邢东伟 朱晨鹏 任永峰 发布时间:2013-11-14 09:35:51
记者从海南省公安厅11月1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9月份,在海南省公安厅禁毒总队和海南公安边防总队的协调指挥下,海南公安边防总队侦查队历经一个多月的缜密侦查,斩断了一个由海口市辐射海南岛北部5个市县的贩毒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8人,缴获毒品约8000克,其中K粉5227克、冰毒1067克、麻古356粒、开心果220粒、神仙水82瓶(约1680克)、麻古粉7克,扣押涉案车辆3辆、收缴毒资9万余元、冻结涉案资金21.7万元,仿制“六四”手枪1支、银行卡14张及电子称等贩毒工具一批。 女子两月换租三小区 毒品销往琼岛五市县 今年7月,海南公安边防总队侦查队在侦破一起贩毒案件中获得一条意外线索:一名绰号为“艳艳”的女子经常出没在海口市各大娱乐场所,频繁与吸毒人员接触,秘密进行毒品交易。因案情复杂、毒品数量较大,总队侦查队迅速成立了专案组,全力展开侦查,省公安厅将其列为毒品目标案件。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侦查员逐渐掌握了女子“艳艳”的基本情况和活动规律。该女子叫李某,今年34岁,海南万宁人,长期在海口KTV酒吧工作。她白天几乎不出门,晚上却经常驾驶一辆白色本田轿车辗转于海口多家KTV,行为反常,行踪诡异,没有固定落脚点,这给侦查员侦查带来了很大困难。闯红灯、车速快、长时间停车……这些都是谨慎狡猾的李某在市区开车惯用招数,侦查员几次跟踪都被远远甩开。 令警方疑惑的是,在海口有家庭、丈夫、儿子的李某平时却很少回家,却常年与一名中年男子在外租房同居。侦查员在摸排中还发现,狡猾的李某从不用自己的名字租房,都是借用别人的身份证办理手续,在短短2个月的时间竟然换了3个小区租住,为尽快解开这个谜团,侦查员加大了对该中年男子的调查摸排,这个贩毒网络关系也逐渐浮出水面。 该男子姓吴,今年39岁,海口演丰镇人,2003年曾因贩卖毒品获刑7年,刑满释放后他伙同李某长期在海口贩卖毒品,吴某主要负责联系“货源”,李某负责毒品销售和打理毒资,他们还以海口为据点发展下线,将毒品销往海口周边的定安、澄迈、万宁、琼海等5个市县。 经过1个多月的缜密侦查,整个案件的内幕日渐清晰,专案组详实掌握了贩毒的数量、种类、来源、对象及销售运输方式,主要涉案人员的活动规律及藏毒地点基本摸清。 狡兔三窟藏匿毒品 魑魅魍魉终落网 9月8日中午,侦查员突然获得一条重要消息:吴某刚刚购进一批毒品,并将毒品转移到海口高登街某小区的出租屋内藏匿,准备在海口进行分销。专案组立即研究制定收网方案,四个抓捕小组分别前往海口、琼海等市县展开抓捕行动。 “行动!目标2单元208!”当晚21时许,随着指挥长一声号令,第一抓捕组直奔海口琼山区高登街李某的出租屋实施抓捕,然而当侦查员进入208房间的门时,但奇怪的是房内并没有发现李某的踪影,正当侦查员纳闷时,细心的侦查员在208房竟然发现了一张同小区308房水电缴费收据单,上面的租户名字显示为同一人,侦查员立即冲上楼,在308房内一举抓获了犯罪嫌疑人李某,从李某身上当场搜出一小包毒品和毒资6万余元,同时在屋内抓获正在吸食毒品的2名吸毒人员,原来,狡猾的李某借用他人的身份证,竟然在同一小区的租用了两套房屋,以此掩人耳目逃避打击。 但这显然与侦查员之前掌握的毒品数量有很大差距,毒品到底藏匿到什么地方呢?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一位细心的侦查员又在床头发现一把钥匙,上面清晰地标有“103”字样。在侦查员的再三追问下,李某最终交代了她还和吴某在海口龙昆南路某小区租住了另一套房间。第二抓捕小组随即赶赴该小区,并在103房将正在睡觉的吴某抓获,当场缴获毒品K粉5101克、冰毒179克、神仙水61瓶、开心果210粒、麻古300粒、麻古粉7克、毒资2万多元及贩毒工具一批。 据李某交代,为了掩人耳目,她居然在海口共租有4套房子用来藏匿和销售毒品,仅在高登街某小区就租有2套房,一套用来居住,另一套则用来藏匿毒品,就在专案组抓捕行动前3小时,谨慎的李某和吴某又临时将毒品转移到龙昆南路某小区的出租屋103房藏匿,这才让侦查员扑了个空。 9月9日凌晨1时30分,第三小组在海口市滨海大道某宾馆2306房抓获其下线林某,缴获冰毒631.5克。凌晨2时许,第四抓捕小组在琼海市富海路一夜宵店抓获其下线林芳某,缴获冰毒、K粉、开心果、摇头丸、神仙水等多种新型毒品一批及仿制“六四”手枪1支,其他涉案人员也都纷纷落网。 至此,本案8名主要涉案嫌疑人全部落网,这宗省公安厅毒品目标案件成功告破。 畸形恋情织毒网铁窗里流下悔恨泪 “原以为吸毒与抽香烟、喝洋酒一样是一种时髦,却不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被拘押在海口市第二看守所铁窗里的李某,在谈及吸毒和贩毒的过程时惭愧万分,眼里满是悔恨之泪。她原本有幸福的家庭,有一个13岁的可爱儿子和一个深爱她的丈夫,但这一切如今都已支离破碎。 李某在审讯中交代,她读完小学四年级后就辍学了,从万宁老家来海口打工,后经人介绍来到某KTV打工。2011年9月,李某在KTV包厢内意外捡到了一包“香烟”,打开后发现里面居然是一小包毒品,好奇的李某地试吸了几口,那种奇妙的感觉促使她之后主动去接触毒品,从此染上毒瘾不能自拔,然而仅靠自己打工赚的钱难以支付毒资,这让她犯起了愁。一次,她从一位朋友口中听说贩卖毒品不仅利润高,而且来钱快,于是就一直在娱乐场所寻找能为其提供毒品的人。 2011年,李某在KTV遇见吴某,当时的吴某因贩毒被判刑7年后刑满释放,没有找到正当职业。吴某白天就泡在网吧,夜晚则出入各大娱乐场所,没有经济来源却喜好享受的他很快就陷入了困境,此时的他又想到了重操旧业。 吴某和李某在KTV 相遇后,面临共同困境的两人一见如故,格外亲切,经过一番交谈后,两人决定合伙做毒品“生意”,并进行了明确分工,李某负责出资买毒品,由吴某负责寻找“货源”,随着“生意”越做越大,狡猾的李某还置办了3张假身份证用以租房和银行开户,两年内,他们就在海口、定安、澄迈、万宁、琼海等地发展成一个横跨整个琼北地区的巨大贩毒网络。 利益熏心的他们干脆从各自家里搬出来在外面租房子同居,久而久之竟发展成了情人关系,一段畸形的婚外情让两个家庭彻底决裂。 来源:
法制网
责任编辑:
李霄
|
|
|